翘尾因素
【词语拼音】qiào wěi yīn sù
【词语繁体】翹尾因素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词语解释】
翘尾因素 - 概述 “翘尾因素”或“翘尾影响”是指上年价格上涨对本年的滞后(延伸)影响。也就是在计算同比价格指数过程中,上年商品价格上涨对下一年价格指数的影响部分。例如,某一商品2006年前6个月价格均为每千克1元,7月份上涨到2元,一直保持到2007年12月份。可见,虽然2007年价格保持稳定,但计算出来的2007年前6个月此商品的同期比价格指数却为200.0,即上涨100%,这就是上年7月份价格上涨对下一年前6个月该商品价格指数的滞后影响,简称“翘尾因素”。 如果上年价格水平的上升,影响下年物价指数一定程度上升,称“正翘尾因素”;如果上年价格水平的下降,影响下年物价指数下降,称“负翘尾因素”。一般来说,上年价格上涨的时间越早,对下年指数的翘尾影响越小;反之,则越大。 翘尾种类 中国通常使用的价格指数多按年距环比计算,即年度价格指数按该年12个月的平均价格与上年12个月的平均价格比较计算,各月的价格指数也以上年同月为基期计算。如果一年中价格总水平一直上涨,并且前半年物价水平低,后半年物价水平高,全年平均价格水平将高于前半年而低于后半年。即使下一年物价维持上年末的水平,全年价格水平还是上升的。因为作为基期的上年前半年各月价格水平或全年平均价格水平都低于后半年。上年后半年物价上涨对下年价格指数的影响就叫作物价上涨中的翘尾因素。上年价格水平逐月上升,影响下年物价指数一定程度上升,称正翘尾因素;上年价格水平逐月下降,影响下年物价指数下降,称负翘尾因素。一般说来,上年调高价格的时间早,则对下年指数的翘尾影响小;而上年调高价格的时间晚,则对下年指数的翘尾影响大。上年调价幅度愈大,时间愈晚,翘尾影响就会愈加明显。 2011年 2011年中国1月份CPI达到4.9%;2月份还保持在4.9%。但2月份翘尾因素的影响高达3.7%。
【网络解释】
翘尾因素是指上年价格上涨(下降)对本年同比价格指数的滞后(延伸)影响。也就是在计算同比价格指数过程中,上年商品价格上涨(下降)对下一年价格指数的影响。
翘尾巴翘尾蚁因素翘尾芋螺连翘脂素因素法素因数光因素翘翘连翘归尾煎死翘翘凹须翘尾蝗翘尾后丘蛛翘翘板拖尾因子硬翘翘主观因素区位因素才能因素试验因素资本因素生境因素生物因素经济因素致命因素恐惧因素品质因素定量因素激励因素因素分析对称因素生态因素强度因素恐怖因素致癌因素普遍因素保健因素成矿因素成土因素数量因素土壤因素残留因素时间因素消极因素利空因素因素负荷诱变因素智力因素进展因素技术因素定性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风险因素致畸因素基本因素特殊因素危险因素市场因素战争因素情感因素气象因素内在因素心理因素二因素说酱炒翘尾虾球马尾藻素翘尾巴的男人学习者因素群因素分析多因素模型因素分析法功率因素表不稳定因素因素估算法辅致癌因素非生物因素三因素模型小妞死翘翘因素评价法同度量因素双因素理论商品二因素高血糖因素非理性因素市场面因素双因素认证不安全因素暧昧的因素因素比较法丹翘翘材云翘翘惶凤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