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程可则的详细解释,程可则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程可则

【词语拼音】chéng kě zé

【词语繁体】程可則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网络解释】
程可则(生卒年月不详),字彦揆,别字周量,又字湟溱,号石曜,其祖先自河南迁来南海,曾在佛山松桂里居住。生年不详,约卒于清圣祖康熙十二年后不久。清顺治九年(1652)参加省会试得第一名,以磨勘不得与殿试,益沈酣经史。顺治十七年春(1660)应阁试,授内阁撰文中书,累迁为郎中,出任广西桂林府知府,他为官以机敏干练出名。可则的诗、文在当时很有名气,是“岭南七子”之一。他的诗写得俊秀雄伟、起跌回荡、激情丰沛,与莱阳的王士禄、宣城的施闰章、华亭的沈荃、新城的王士禄、王士祯、颍川的陈廷敬并称为八大家。他昭传后世的著作有《海日楼诗文集》、《遥集楼诗草》、《萍花草》《清史列传》等,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