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结尾的词语
  • 牒状 (一)、诉讼文书。(二)、官府的文书、证件。
  • 谎状 诬告的状子。
  • 簿状 记载官吏身份、资历的簿册。
  • 一状 (一)、一种形状。(二)、下对上的一件呈文。(三)、指一件诉状。
  • 讯状 审问情状。
  • 作状 意指故意装出某种动作或姿态,以掩盖自己不足处。
  • 仪状 仪容形状。《史记·儒林列传序》:“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援 有三女,大者…
  • 问状 查明案件的情状。
  • 描状 犹描写。
  • 文状 (一)、向上司申报的文书。(二)、指诉状。(三)、字据,军令状。
  • 刑状 诉讼状。
  • 对状 谓臣子向皇帝陈述事状。
  • 家状 旧指记述有关个人履历、三代、乡贯、年貌等的表状。唐 无名氏《秀师言记》:“崔 家小娘子,容德无比,年已及筓,供奉与他取家状,…
  • 判状 犹今之判决书。
  • 公状 古代公文之一种。
  • 举状 宋制,举主向朝廷推举人材时,为被荐举人所撰写的荐举书称为举状。
  • 逆状 叛逆的情状。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列朝·年号别称》:“至 正德 十四年,寧王 宸濠 反,初欲改元 顺德,为 李士实 力諫乃…
  • 正状 指原告状子的正本。
  • 连状 (一)、接连上状。《晋书·外戚传·王蕴》:“﹝ 王藴 ﹞性平和,不抑寒素,每一官缺,求者十辈,藴 无所是非。时 简文帝 为 …
  • 反状 谋反的情况。
  • 功状 报告立功情况的文书。《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刺史 臧旻 列上功状,詔书除 坚盐瀆 丞。”《新五代史·杂传·段凝》:“凝 …
  • 呈状 即诉状。
  • 词状 提起诉讼的文书。
  • 内状 内廷文书。
  • 劾状 (一)、揭发过失或罪行的文状。(二)、揭发罪状。
  • 妍状 美丽的形态。
  • 辞状 (一)、说话的内容。(二)、犹口供。
  • 风状 中医指感受风邪和中风等症。
  • 招状 罪犯招供的文字记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当下读了招状,大牢内取出二人来,当厅判一个‘斩’字,一个‘剐’字,押赴市曹…
  • 手状 (一)、唐时称被告人的自白状。(二)、宋代士人谒见时的名帖、谒刺。以多亲笔书写,故称。
  • 格状 (一)、体格品貌。(二)、诉讼中按规定程式写成的状子。
  • 插状 呈递状纸,告状。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四折:“借坐衙门放告牌,引得他人插状来。”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你着他…
  • 姿状 形貌。《南齐书·刘瓛传》:“ 瓛 姿状纤小,儒学冠於当时。”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萧颖士》:“姿状正与, 颖士 相类,无少…
  • 御状 向帝王告的状。后用作比喻。 清 李渔 《慎鸾交·计竦》:“还不止於此,他又把御状前来告。” 老舍 《神拳》第一幕:“县里不行…
  • 贴状 被告口述的笔录。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释看语》:“看语,即审单也,亦曰讞语。其法或先断一语而后序事,或先序事而后断…
  • 秽状 丑恶的行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王聚洲给事》:“忽为 郑御史 环枢 所劾,专指其簠簋秽状, 王 不待处分竟归。” …
  • 奬状 为奖励而发的荣誉证书。 冰心 《离家的一年》:“他在学校,功课成绩很好,得了一张奖状。” 巴金 《利娜》:“神父啊,你给我弄…
  • 献状 (1).谓观裸状之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三月丙午,﹝ 晋侯 ﹞入 曹 。数之,以其不用 僖负羈 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
  • 模状 (1).犹规矩。《公羊传·定公五年》“ 越 者能以其名通也” 何休 注“ 越 治国有状” 唐 徐彦 疏:“此状谓模状也。模状…
  • 行状 即行述
  • 诔状 诔文。《新唐书·李虞仲传》:“古者将葬请謚,今近或二三年,远乃数十年,然后请謚;人殁已久,风绩湮歇,採诸传闻,不可考信,誄状…
  • 恶状 罪状。《新唐书·杨嗣复传》:“故事,大臣非恶状明白,未有诛死者。”
  • 附状 敬称对方的来函。 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赞善十一郎行,已附状,伏计寻上达。” 宋 欧阳修 《与尹师鲁书》之三:“两…
  • 谨状 行状、书状结尾常用语。谓敬谨陈述。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易名之典,请遵前烈。谨状。” 唐 李德裕 《与桂…
  • 传状 传记行状。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经》:“盖方志与传状异事,传状者,记今人,其里居、官位宜从今。” 朱自清 《<背影>序》:…
  • 认状 (1).认领失物的文书。 清 李渔 《闻过楼》第三回:“况且这些贜物原是失去的东西,岂有不经官府、不递认状倒在强盗手中私自领…
  • 熟状 唐 宋 文书制度,有关军国大事,由三省议定,面奏,获旨。关于任免平常事项,以书面奏请,称为熟状。获可即下中书撰命,门下审读,…
  • 态状 状态,状貌。 宋 苏轼 《答上官长官书》之二:“所居临 大江 ,望 武昌 诸山如咫尺,时復叶舟纵游其间,风雨云月,阴晴蚤暮,…
  • 投状 呈递文状。《梁书·武帝纪上》:“必须画刺投状,然后弹冠。”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建隆 初,詔 五代 时命官投…
  • 物状 事物的形状。 唐 王昌龄 《宴南亭》诗:“物状如丝纶,上心为予决。” 明 唐顺之 《永州祭柳子厚文》:“某少而诵公之文,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