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开头的词语
  • 下帏 同“下帷”。《魏书·李谧传》:“遂絶跡下幃,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唐 杨炯《卧读书架赋》:“庶思覃於下幃,岂遽留而…
  • 下浄 指 宋 杂剧、金 院本中的副浄。此角色主要以滑稽的语言或动作引起观众笑乐。明 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一:“学诗者动輒言 唐 诗…
  • 下帷 (一)、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史记·儒林列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 董仲舒 不观於舍…
  • 下趣 供奔走役使的人。
  • 下瞰 俯视。
  • 下死 犹拼命。
  • 下材 (一)、见“下才”。(二)、下等的材料。
  • 下月 本月之后的第一个月。
  • 下罪 轻罪。《周礼·秋官·司圜》:“凡害人者……任之以事而收教之。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
  • 下余 剩余,余下。
  • 下毛 中医术语。指阴毛。
  • 下姻 下嫁。
  • 下秧 插秧。
  • 下农 亦称“下农夫”。指种植条件较差而收获少的农民。
  • 下埽 筑堤时把筑堤材料放下去。埽,用秫秸、芦苇、树枝等捆成的筑堤材料。清 周亮工《书影》卷三:“此今治河下埽之始,但今易以柳枝,苇…
  • 下的 见“下得”。
  • 下碇 把系船的石墩放到岸上或水底,使船停住,借指停船抛锚。
  • 下数 麻烦、意外、疾病、规矩、道理。
  • 下滑 下降(多指成绩、质量等):经济下滑。教学质量下滑。
  • 下端 指东西的下面一头。
  • 下邑 下县。古代县分三等: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六万石以下为中县,三万石以下为下县。
  • 下寨 安营扎寨。
  • 下标 (一)、作下角标志的符号;尤指起同类相别作用的下标符号。(二)、常用小号字印在或写在比其它符号稍低处,但不是紧接它的下方的。
  • 下疳 性病,分硬性和软性两种。硬下疳是梅毒初期,生殖器、舌、唇等形成溃疡,病灶的底部坚硬而不痛。软下疳在生殖器外部形成溃疡,病灶的…
  • 下辛 指每月下旬的辛日。《穀梁传·哀公元年》:“我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
  • 下口 (一)、指江河下游出口处。(二)、下嘴去咬或吃。(三)、指下酒饭的菜肴(多见于早期白话)
  • 下听 听取下面的意见。
  • 下盘 指身体腰部以下部位,尤指腿部,其支撑的稳定性和出击的能力是武术水平的主要表现。
  • 下才 亦作“下材”。才能低劣的人。
  • 下牢 即 下牢关,在今 湖北 宜昌市 西北。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 刘岳 ﹞后随 武陵王 入 蜀,下牢 之败,遂为 …
  • 下澣 亦作“下浣”。指为官逢下旬的休息日。亦指农历每月的下旬。
  • 下遗 谦下从人。
  • 下铺 下面的床位。
  • 下椗 见“下碇”。
  • 下寮 同“下僚”。唐 陈子昂《为河内王等论军功表》:“今战士留滞於外府,军吏咨嗟於下寮。”《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杨修 ﹞答曰…
  • 下咽 往下吞咽。
  • 下平 (一)、汉字声调的一种。(二)、见“上下平”。
  • 下脐 忘怀。
  • 下临 下对;下视。
  • 下箬 地名。在今 浙江省 长兴县 南。
  • 下九 农历每月十九日(上九为二十九,中九为初九)
  • 下路 (一)、前方;路边。《韩非子·十过》:“韩 使人之 楚,楚王 因发车骑陈之下路,谓 韩 使者曰:‘报 韩君 言弊邑之兵今将入…
  • 下筷 用来表示夹菜、动手吃饭的意思。
  • 下晌 下午。
  • 下盛 中医病理学术语。指病邪盛于下或滞留于下部。
  • 下屋 正房旁边的房屋。
  • 下迁 降职。
  • 下串 配角。
  • 下衣 指下身的穿着,如裤、裙。
  • 下忙 清 代征收田赋分上下两期,下期从八月到十一月,叫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