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开头的词语
  • 虎韬 古代兵书《六韬》之一。分军用、三陈、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道、略地、火战、垒虚等十二篇。亦泛指兵书。
  • 虎夫 猛士。
  • 虎眼 (一)、形容旋转的水波纹。(二)、荔枝的一种。(三)、一种糖制的食品名称。
  • 虎牢 古邑名。
  • 虎吓 (一)、犹吓唬。(二)、诈骗。
  • 虎卜 卜法之一。
  • 虎中 古代射礼用具名。刻木为伏虎形,凿其背为口,行射礼时纳筭筹于其中,用以记数。中,盛算筹之器。
  • 虎方 关于商代的虎方,史籍缺如。
  • 虎舅 猫的别名。
  • 虎彝 古代祭祀用的酒器,器上刻画虎形。
  • 虎队 比喻勇猛的军队。唐 孟郊《猛将吟》:“虎队手驱出,豹篇心卷藏。”唐 曹唐《羽林贾中丞》诗:“四十年前百战身,曾驱虎队扫胡尘。…
  • 虎蛟 鱼名。鱼身蛇尾形。
  • 虎馆 虎闱。即国子学。
  • 虎头 (一)、谓头形似虎,古时以为贵相。《东观汉记·班超传》:“相者曰:‘生燕頷虎头,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南史·陈纪下·…
  • 虎幄 (一)、以虎纹为饰的幄幕。《左传·哀公十七年》:“春。卫侯 为虎幄於籍圃。”杜预 注:“於籍田之圃新造幄幕皆以虎兽为饰。”(…
  • 虎竹 铜虎符与竹使符的并称。虎符用以发兵;竹使符用以征调等。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一:“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唐 李白《出…
  • 虎冠 (一)、谓虎而戴冠。喻指凶恶残暴之人。《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齐王 母家 駟钧,恶戾,虎而冠者也。”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
  • 虎蟹 蟹的一种。壳上有像虎的斑纹。
  • 虎路 即虎落。
  • 虎士 谓勇猛如虎之战士。
  • 虎凿 北方方言。
  • 虎螭 虎与龙。比喻勇猛威武。
  • 虎膺 手掌。
  • 虎跱 谓雄踞一方。
  • 虎丘 山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北,亦名 海涌山。唐 时因避讳曾改称 武丘 或 兽丘,后复旧称。相传 吴王 阖闾 葬此。汉 袁康…
  • 虎骨 为猫科动物虎的骨骼。可用作中药,用于祛风寒、健筋骨、镇惊。
  • 虎穽 捕虎的陷阱。比喻艰险的境地。 唐 李商隐 《商於新开路》诗:“六百 商於 路,崎嶇古共闻。蜂房春欲暮,虎穽日初曛。” 元 郝…
  • 虎校 谓勇武的将士。
  • 虎钳 老虎钳
  • 虎节 (一)、周代山国使者出行时所持的符节。(二)、泛指符节。
  • 虎痴 三国 魏 许褚 的别号。因其勇猛而痴愚,故有是称。
  • 虎争 比喻争夺的剧烈。
  • 虎骑 勇猛的骑兵。
  • 虎实 同“虎势”。
  • 虎啸 (1).虎吼叫。 三国 魏 曹丕 《十五》诗:“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 晋 陆机 《赴洛道中作》诗:“虎啸深谷底,鸡鸣高…
  • 虎虎 形容威武虎虎有生气
  • 虎仆 兽名。《太平御览》卷九一三引 晋 张华 《博物志》:“ 逢伯云 所説,有兽缘木,緑文似豹,名虎僕,毛可为笔。”后因以为笔之代…
  • 虎吻 老虎口。比喻极危险的境地。 三国 魏 嵇康 《明胆论》:“ 盗跖 窜躯于虎吻,穿窬先首于沟瀆,而暴虎冯河,愚敢之类,则能有之…
  • 虎媒 虎为媒妁。 明 陈继儒 《虎荟》卷六:“ 陈氏 家 义兴 山中,夜闻虎当门大虓,开门视之,乃一少艾,虽衣襦凋损,而妍姿不伤。…
  • 虎贲 勇士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书·牧誓序》
  • 虎柝 柝,旧时警夜报更时所敲的梆子。因其形似虎,故名。 明 李日华 《六犯清音·宫怨》曲之三:“羊车声断,虎柝韵传,把幽情万种传秋…
  • 虎阜 即 虎丘 。 清 顾炎武 《永夜》诗:“山怜 虎阜 从波涌,路识 閶门 与帝通。” 清 纳兰性德 《忆江南》词:“ 江 南好…
  • 虎侯 边缘以虎皮为饰的箭靶。 周 代供王大射时用。《周礼·天官·司裘》:“王大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设其鵠。” 郑玄 注:“侯…
  • 虎珀 见“ 虎魄 ”。
  • 虎口 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才出狼窝,又入虎口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联结部分
  • 虎穴 老虎洞,喻危险之地虎穴追踪
  • 虎諕 犹吓唬。《西游记》第二十回:“那老儿,你这们大年纪,全不晓事。我出家人远来借宿,就把这厌钝的话虎諕我。”
  • 虎踞 (1).如虎之蹲踞。比喻人物威武。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十:“ 商容 与 殷 民观 周 师之入……见 太公 ,曰:‘吾新…
  • 虎狼 比喻穷凶极恶的人
  • 虎女 对女子的美称。谓女子杰出,有英武之气。《三国演义》第七三回:“ 云长 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柳亚子 《金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