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挂钟馗的详细解释,挂钟馗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挂钟馗

【词语拼音】guà zhōng kuí

【词语繁体】掛鐘馗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网络解释】
唐玄宗因病昼卧。梦一大鬼破帽蓝包、角带朝靴,捉小鬼啖之。自称终南进士钟馗,应举不第,触阶而死。玄宗梦觉而疾愈,命画家吴道子图其象。其说自唐时始传,时翰林院例于岁末进钟馗像,皇帝并以之赐大臣。民间亦是悬像于门首,谓可驱邪逐鬼。唐、宋时挂钟馗像多在岁首,其后则改在端午。唐张说有《谢赐钟馗画表》刘禹锡有《代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日表》。《新五代史·吴越世家》:“岁除,画工献《钟馗击鬼图》。”宋沈括《补笔谈》:“熙宁五年,上令画工模搨吴道子钟馗像镌版。除夜,遣内供奉官梁楷就东西府给赐。”清顾禄《清嘉录·五月·挂钟馗图》:“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祛邪魅。”又引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杭俗,钟进士画像,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