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黄麞的详细解释,黄麞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黄麞

【词语拼音】huáng zhāng

【词语繁体】黃麞

【词语结构】AB式词语

【词语字数】两字词语

【词语解释】
唐 杂曲谣辞名、舞名。

【详细解释】

(一)、唐 杂曲谣辞名、舞名。

《旧唐书·儒学传下·郭山恽》:“工部尚书 张锡 为《谈容娘舞》,将作大匠 宗晋卿 舞《浑脱》,左卫将军 张洽 舞《黄麞》。”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赵仁奖》:“盖 仁奬 在 王戎 墓侧,善歌《黄麞》。 景龙 中,负薪诣闕云,助国调鼎。即除臺官。中书令 姚崇 曰:‘此是《黄麞》邪?’授以 当州 一尉,惟以《黄麞》自衒。” 清 曹寅 《射堂柳已成行命儿辈习射作三捷句寄子猷》之三:“画鼓鼕鼕簇羽繁,《黄麞》命舞亦轩轩。”

【网络解释】

黄麞,汉语词语,读音huáng zhāng,指唐杂曲谣辞名﹑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