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图书馆
【词语拼音】sì chuān dà xué tú shū guǎn
【词语繁体】四川大學圖書館
【词语结构】式词语
【词语字数】七字词语
【词语解释】
四川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05年,其前身是清末张之洞主持的尊经书院。1931年原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和公立四川大学合并为四川大学,翌年三校图书馆合并组成四川大学图书馆。1949年以后,该馆接收了原成都理学院、华西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等10所院校的全部或部分图书,并调整调出部分藏书,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形成为今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该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文出版物收藏中心之一。馆址在四川省成都市。
该馆新馆舍建成于1987年,建筑面积16,260平方公尺,设专用阅览室十多个和学术报告厅一座,阅览座位1,888席。馆内业务服务部门设采编部、流通部、报刊部、古籍特藏部、参考谘询部、技术部、情报研究部及办公室。全馆工作人员共123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9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60人。
在藏书建设方面,根据学校系、所专业设置建立系统完整并具有学科特点的藏书体系。据1990年年底统计,馆藏图书共2,414,000余册,其中中文图书1,344,000余册、中文古籍线装图书30,000册、外文图书336,000余册、中文报刊合订本387,000余册、外文报刊合订本257,000余册、缩影资料50,000件、声像资料1,164件。馆藏的中文古籍线装书中有善本书500多种、27,000余册,方志2,000多种、近80,000册,其中不乏国内珍本和孤本。外文书刊中,藏有1949年以前外国学者论述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及文史方面论着,有数十种五十至百年以上连续订阅的国外自然科学期刊。目前和国内百余家图书馆、研究单位以及美、英、法、日等36个国家和地区、70多个图书馆建立交换、赠阅成互借关系。
该馆主要服务对象为全校22个系、44个专业、22个研究所的3,800名教职工、9,800名大学本科生和771名研究生。读者服务工作在做好外借、阅览工作基础上,开展了代查代译、专题文献检索、情报服务、参考谘询、课题查新和缩影复制等,图书馆建立有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研组和文献管理现代化技术教学实验室,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文献缩影与复制等课和实验指导。
在现代化技术应用方面,馆内配备有电子计算机、缩影复制系统、声像视听系统和复印胶印等印刷系统等设备。1984年开始利用微型电子计算机进行外文图书
四川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学秀川图书馆川农图书馆川师图书馆四川大学中学图书馆学院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学术图书馆科学图书馆图书馆学刊北京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图书馆安大图书馆河大图书馆矿大图书馆浙大图书馆农大图书馆大连图书馆深大图书馆湘大图书馆科大图书馆港大图书馆人大图书馆东大图书馆工大图书馆厦大图书馆云大图书馆江大图书馆交大图书馆大英图书馆广大图书馆汕大图书馆大外图书馆上大图书馆福大图书馆重大图书馆武大图书馆扬大图书馆青大图书馆郑大图书馆温大图书馆天大图书馆中大图书馆四川大学吧四川川菜馆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学基础图书馆学概论钱学森图书馆四川茶馆四川会馆图书馆馆长图书馆馆员四川面馆四川宾馆四川菜馆图书馆书车四川地图四川华图中科大图书馆合工大图书馆大邑县图书馆北工大图书馆武科大图书馆浙师大图书馆南师大图书馆北师大图书馆哈工大图书馆老图书馆图书馆人图书馆报图书馆员四川大学红楼四川大学校徽四川文学《四川文学》四川科技馆四川博物馆小四川菜馆四川省地图四川大厦川馆虚拟图书馆逸夫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云中图书馆海珠图书馆万能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流动图书馆市图书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