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结尾的词语
  • 追録 (一)、追记,补写。晋 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一》:“乃使户曹吏追録旧闻,以为《耆旧传》。”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颂赞》:…
  • 详録 详尽记载。《公羊传·成公八年》“録 伯姬 也”汉 何休 注:“伯姬 守节,逮火而死,贤,故详録其礼,所以殊於众女。”《汉书·…
  • 齿録 (一)、收录;录用。《魏书·卢水胡沮渠蒙逊传》:“前后奉表,贡使相望……未审津涂寇险,竟不仰达,为天朝高远,未蒙齿録?”宋 …
  • 过録 (一)、检阅簿录。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赵 自窥其録,姓名、生辰日月,一无差错也。过録者数盈亿兆。朱衣人言,每六十…
  • 宰録 宰相的名位。
  • 摹録 用依样描画的方法过录。
  • 图録 同“图籙”。汉 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奕世载德,名昭图録。”《新唐书·窦威传》:“李 氏名在图録,天所啟也。”章炳麟《驳…
  • 名録 犹名册。
  • 高録 指科举中式。
  • 系録 记录一姓世系的谱牒。
  • 遗録 遗弃不取,也可指前人的语录。
  • 算録 择取。
  • 七録 (一)、书名。是继汉刘歆《七略》、南朝齐王俭《七志》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著,南朝梁阮孝绪撰。它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
  • 撮録 采录;摘录。
  • 语録 (一)、文体名。某人或多人言论的记录或摘录。唐 刘知几《史通·书志》:“作者犹广之以《拾遗》,加之以《语録》。”《旧唐书·经…
  • 鬼録 (一)、亦作“鬼籙”。迷信者所谓阴间死人的名簿。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观其姓名,已为鬼録,追思昔游,犹在心目。”《三…
  • 小録 (一)、正史以外的一种短篇杂史。唐 刘知几《史通·杂述》:“普天率土,人物弘多,求其行事,罕能周悉。则有独举所知,编为短部。…
  • 野録 谓私人所撰的史籍。
  • 编録 (一)、依次著录之文。(二)、编集著录。(三)、指编集著录之书。
  • 钞録 抄写誊录。
  • 掇録 选录。
  • 领録 总领,全面掌管。
  • 目録 按照一定次序编排,记录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内容与收藏等情况,或列出书刊的篇章等目次,以供读者检索之用的工具。前者按形式可…
  • 赵録 指 宋 赵明诚 的《金石录》。
  • 钧録 犹重用。
  • 剟録 摘录,选录。
  • 显録 (一)、居于显达之位。(二)、明白地著录。
  • 移録 照原文抄写。
  • 采録 (一)、采纳录用;采纳。《后汉书·陈蕃传》:“臣位列台司,忧责深重,不敢尸禄惜生,坐观成败。如蒙採録,使身首分裂,异门而出,…
  • 讯録 谓省察、审讯囚徒罪状。元 袁桷《新建鄞县尉厅记》:“廨毁于兵,踰五十年,尉率其兵徒,随所寓,无常地,讯録之所,不具於观瞻。”
  • 膺録 犹膺图。
  • 簿録 (一)、登记财物的账目。(二)、谓查抄财产,将其登记入册。(三)、典籍的目录。
  • 撰録 (一)、编写著录。(二)、编集叙录。
  • 脞録 犹杂录。亦用作书名。如 清 孙志祖 著有《读书脞录》。
  • 押録 即押司。
  • 龟録 龟録亦作“龟籙”。即龟书。
  • 旌録 表彰叙录。
  • 囚録 拘系;关禁。
  • 冥録 迷信传说中阴间鬼的户籍簿。
  • 员録 名籍。
  • 甄録 (一)、甄别录用;选择采用。(二)、犹选录。
  • 写録 书写;抄录。
  • 雀録 见“雀籙”。
  • 防録 防范和管束。
  • 集録 汇辑抄录。
  • 板録 登记户籍。
  • 照録 谓不作改变、不加润饰地记载原话或誊写原稿。
  • 顾録 顾念收纳。
  • 专録 总揽。《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四年》:“二月,燕 人尊 可足浑后 为皇太后。以 太原 王 恪 为太宰,专録朝政。”胡三省 注:…
  • 乐録 记载音乐的册籍。 宋 梅尧臣 《击瓯赋》:“是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以其近自然之气,况此曾何参於乐録之目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