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结尾的词语
  • 夏啓 (一)、姒 姓,禹 之子·相传 禹 命 伯益 继位为王,禹 死后,伯益 推让,退隐 箕山,启 遂继王位,在位九年。《墨子·耕…
  • 肃啓 (一)、敬启。书札用语。如:肃启者:顷接训示,敬悉种切。(二)、用于署名之末。如:某某肃启。
  • 刊啓 开辟。南朝 宋 鲍照《石帆铭》:“在昔鸿荒,刊启源陆。”
  • 蜂啓 亦作“蠭啟”。犹蜂起。《隶释·汉益州太守高眹修周公礼殿记》:“四百年之际,变异蠭启。”洪适 释:“以蠭启为蜂起。”
  • 牋啓 下达上的笺记、书启。《新唐书·百官志一》:“下之达上,其制有六:一曰表,二曰状,三曰牋,四曰启,五曰辞,六曰牒。”宋 陆游《…
  • 创啓 亦作“剏啟”。开创。《周书·席固传》:“宇文丞相 剏启霸基,招携以礼。”
  • 耑啓 书信常用语。犹专函。清 宋荦《与人书》:“令叔先生及 震浮 垣三 诸公前,乞致弟相念之切,嗣容耑启。”
  • 刺啓 书姓名于奏白之上而启陈其事。《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子恪 徒跣自归,二更达 建阳门,刺启。时刻已至,而上眠不起。”胡…
  • 款啓 谓见识少。《庄子·达生》:“今 休,款启寡闻之民也。”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款,空也;启,开也。如空之开,所见小也。”…
  • 肇啓 初创;开始。晋 张华《正旦大会行礼诗》之三:“肇启 晋 宇,遂登皇基。”南朝 梁 沉约《为南郡王让中军表》:“皇衢肇启,鼎运…
  • 请啓 请帖。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待游客》:“即写报单传禀,随先往拜,亲送下程请启。”
  • 婚啓 议婚的书信。明 陶宗仪《辍耕录·婚启》:“至元 间,平原郡公 赵氏 与芮,宋 福王 也。其子娶 全竹斋 少保之女。婚啟内一联…
  • 笺啓 下达上的笺记和书启。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绍兴 中,有贵人好为俳谐体诗及笺启……后生遂有以为工者。”
  • 开啓 (一)、打开。清 昭槤《啸亭杂录·纯皇爱民》:“地方偶有偏灾,即命开启仓廩,蠲免租税,六十年如一日。”褚辅成《浙江辛亥革命纪…
  • 牒啓 犹奏札。《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帝得 荣 手版,上有数牒启,皆左右去留人名,非其腹心者悉在出限。”
  • 哀啓 文体的一种。旧时丧家叙述死者生平及病终情况的书启。多附于讣告之内,也有单独成文送给亲友的。 冰心 《南归》:“虽然没有写哀启…
  • 拜啓 犹敬启。书信开头或结尾时的敬语。 鲁迅 《书信集·致蒋抑卮》:“拜启者:前尝由 江户 奉一书,想经察入。”如:某某拜启。
  • 别啓 告别的书信。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三出:“我留下别启一封,谢你主人。”
  • 洞啓 敞开。 晋 潘岳 《籍田赋》:“閶闔洞启,参涂方駟。” 南朝 梁简文帝 《请朱异奉述制旨易义表》:“疑关永闢,踰 弘农 之洞…
  • 贺啓 即贺信。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邮禀帖》:“然皆无两启俱全者,乃弗获已而用 鸿 任 郯 贺启一通,且便于署衔取式。”…
  • 光啓 犹言扩大。《左传·襄公十年》:“君若犹辱镇抚 宋国 ,而以 偪阳 光启寡君,羣臣安矣,其何貺如之。” 杨伯峻 注:“光启寡君…
  • 门啓 旧时士人相拜谒所用的帖。 宋 李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 大中 年, 薛保逊 为举场头角,人皆体傚,方作门状,洎后仍以所怀…
  • 密啓 1.秘密启奏、启禀。《晋书·贾充传》:“先是 羊祜 密启留 充 ,及是,帝以语 充 。”《云笈七籤》卷四:“ 娄化 乃因后堂…
  • 墨啓 上呈皇帝的手书奏启。《南史·王彧传》:“ 泰豫 元年春,上疾篤,遣使送药赐 景文 死……乃墨启答敕,并谢赠詔。”
  • 乾啓 上天的启示。《晋书·慕容垂载记》:“今天厌乱德,凶众土崩,可谓乾启,神机授之於我,千载一时,今其会也。”
  • 荣啓 春秋 隐士 荣启期 的省称。 元 耶律楚材 《和移剌继先韵》之二:“常笑 梁鸿 歌《五噫》,窃学 荣启 弹三乐。” 清 钱大…
  • 上啓 上奏;禀告。 南朝 梁 萧统 《请停吴兴等三郡丁役疏》:“臣意见庸浅,不识事宜,苟有愚心,愿得上启。”《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
  • 昭啓 犹昭示。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斯诚旷世伟观,昭启星明者也。”
  • 牖啓 诱导启发。牖,通“ 诱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立宪纪闻》:“士夫于立宪之事,亦知详加研究,以牖启国民。”
  • 咨啓 犹禀报。《三国志·魏志·明元郭皇后传》:“宰辅统政,与夺大事,皆先咨启於太后而后施行。”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
  • 辟啓 亦作“ 辟啟 ”。1.开启。《楚辞·天问》:“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啟,何气通焉?” 王逸 注:“言天西北之门,每常开啟…
  • 最啓 在最前头;最先进。《商君书·境内》:“先已者当为最启。”《商君书·境内》:“其先入者,举为最启。”
  • 副啓 正式信件外附加的信。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尺牘之有副启也,或有所指讥,或有所请托,不可杂他语,不敢具姓名如 宋 疏之…
  • 公啓 旧时书札的一种写作格式。给机关、团体、学校等的书札,其封皮可写某单位公启;多人联名写信,其落款亦可用公启。因亦借指这种书信。…
  • 关啓 禀告,呈报。《宋书·徐湛之传》:“﹝ 义康 ﹞遗臣利刃,期以际会,臣苦相諫譬,深加距塞。以为怨愤所至,不足为虑,便以关启,惧…
  • 天啓 《左传·闵公元年》:“ 卜偃 曰:‘ 毕万 之后必大。万,盈数也; 魏 ,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启之矣。’”《史记·晋世家》作…
  • 手啓 1.书札。《三国演义》第三六回:“﹝ 程昱 ﹞待 徐母 如亲母;时常馈送物件,必具手啟。 徐母 因亦作手启答之。”2.书信用…
  • 尸啓 谓临终进谏。《晋书·裴秀传》:“臣昔虽屡言,未有成旨;今既疾篤不起,谨重尸启。”
  • 书啓 1.古代专指下级给上级的信件,后来用为信札的通称。 唐 李商隐 《杂纂》:“开人家盘合书启。” 宋 欧阳修 《与陈员外书》:…
  • 兴啓 昌盛光大。 元 耶律楚材 《和李世荣韵》:“我道将兴启,吾儕有激昂。”
  • 佑啓 佑助启发。《孟子·滕文公下》:“《书》曰:‘丕显哉, 文王 謨!丕承者, 武王 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今本《书·君…
  • 知啓 一种陈述事由、传递通知的帖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待我把这知启另外誊一份,明日我上衙门去,当面求藩臺资助些。只…
  • 禹啓 指 夏禹 及其子 启 。 唐 卢僎 《上幸皇太子新院应制》诗:“父子 成 釗 合,君臣 禹 启 同。仰天歌圣道,犹愧乏雕虫。…
  • 诗啓 寄奉所作诗歌的书信。《红楼梦》第八七回:“﹝ 黛玉 ﹞回头看见案上 宝釵 的诗启尚未收好,又拿出来瞧了两遍。”
  • 山公啓 同“山公啟事”。启,亦写作“啟”。南朝 陈 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言辞谨敬,多乖 释迦 之书;文牒卑恭,翻豫 山公 …
  • 夏后啓 见“ 夏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