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被甲持兵的详细解释,被甲持兵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被甲持兵

【拼音】pī jiǎ chí bīng

【英文】 Be armed to arms

【基本释义】 ㄆㄧ ㄐㄧㄚˇ ㄔㄧˊ ㄅㄧㄥ 被甲持兵 犹言被坚执锐。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 勃 在国,常恐惧,每郡守使丞尉行县, 勃 常被甲持兵。” 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骄惰既久,胆力耗惫,虽近戍短使,輒与妻拏泣别,被甲持兵,行数十里,即便喘汗。” 唐 韩愈 《画记》:“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骑而立者五人,骑而被甲载兵立者十人。”

【详细解释】

【解释】: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出自】: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上》:“勃在国,常恐惧,每郡守使丞尉行县,勃常被甲持兵。”

【示例】:骄惰既久,胆力耗惫,虽近戍短使,辄与妻孥泣别,~,行数十里,即便喘汗。
◎宋·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

【分字组词】 兵组词 持组词 甲组词 被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