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米制的详细解释,米制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米制

【拼音】mǐ zhì

【英文】 metric system

【基本释义】 一种计量制度,创始于法国,1875年十七个国家的代表在法国巴黎开会议定为国际通用的计量制度。长度的主单位是米,质量的主单位是公斤,容量的主单位是升。1960年为国际单位制所取代。也叫国际公制。[法système métrique]

【详细解释】

(一)、即国际公制。旧名米突制。为 法国 于十八世纪末所首创。1875年, 法 、 德 、 美 、 俄 等十七国在 巴黎 签订米突公约,公认米制为国际通用的计量制度。我国国务院于1959年6月公布,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单位。米制的几个主要单位规定如下:(1)长度主单位为米,代号m,为保存在 巴黎 国际计量局内的铂铱合金制成的标准米尺在0°C时两端标线间的距离,约等于通过 巴黎 的子午线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2)质量主单位为千克(公斤),代号kg,为保存在 巴黎 国际计量局内的铂铱合金制成的标准砝码的质量。(3)容量主单位为升,代号1,为一千克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密度最大(4°C)时的体积。米制的主要优点是:单位的选取有可靠标准;各基本单位间有密切联系;采取十进位制,使用方便。

【分字组词】 制组词 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