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兀傲的详细解释,兀傲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兀傲

【拼音】wù ào

【英文】 haughty; proud

【基本释义】 高傲:负才兀傲。

【详细解释】

(一)、亦作“ 兀奡 ”。孤傲不羁。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三:“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三:“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 清 恽敬 《前济南府知府候补郎中徐君遗事述》:“君性纵达,一切细行多不检,遇大富贵人兀奡临之,如无物者。”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学生得此,则以增骄,自命 中国 楨榦,未治一事,而兀傲过於开国元老。”

(二)、高亢。

清 钱谦益 《题<怀麓堂诗抄>》:“ 弘正 间,北地 李献吉 ,临摹 老杜 为槎牙兀傲之词,以訾謷前人。” 清 秦瀛 《答王惕甫书》:“足下寄到古文辞一册,僕反復诵之,其雄直兀奡之概,肖其人而出。”

【分字组词】 傲组词 兀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