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二姨夫猜想的详细解释,二姨夫猜想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二姨夫猜想

【拼音】-

【英文】 -

【基本释义】 二姨夫猜想 - 概述 媒体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二姨夫猜想。 2010年12月12日,18名复旦大学驴友被困黄山未开发区域,一位施姓队员向二姨夫求助,姓罗的二姨夫立即向上海110报警,并将外甥的短信“北纬30度 07分696秒,东经118度11分694秒,救命,有18人”转发到110短信报警平台。后来,媒体上称,这位罗姓二姨夫是一位有影响力的神秘人物,正是由于他施加影响,安徽警方才上山搜救。而后来证实,罗姓二姨夫只是一名普通下岗工人,说其是具有影响力的神秘人物只是一个猜想。 产生原因 在当下的语境下,所谓具有影响力的神秘人物,应该指官员、富豪或与官员有特殊关系的人。比如,有人向我说到这个猜想时,就言之凿凿地说,“二姨夫”是上海市委宣传部的一位高官。那么,一个普通的下岗工人为什么被说成这样的人物呢?换句话说,这样的猜想是怎样产生的呢? “夜不上黄山”是生活中的惯例,说明了夜上黄山有极大的危险性。按照国际上救援的原则,只要可能危及救援者本身的生命安全,救援可以停下等待时机。因而,在夜间22时上山搜救,违背了惯例,也违背救援原则,难免让人产生联想。而驴友被困未开发区后,上海警方先后4次接到报警电话,这就容易引起人们猜测,哪次报警起了作用,哪次报警没有起作用,同样是报警,为什么有的起作用,有的不起作用。 媒体评论 “二姨夫猜想”虽然以令人欣慰的方式走向尾声,但它所敲响的警钟,应该时时在干部们耳边回响。 12月25日,在复旦学生黄山遇险报警事件中被传“非常有影响力”的“二姨夫”终于现身,以自己“下岗工人”的身份证明,之前对于沪皖两地强力联手救援的种种推断,只是并无依据的猜想。 仅就这一特定事件而言,谜底的揭开道明了真相,厘清了传言,让可能被牵连的当事人和机构松了一口气,但“二姨夫猜想”所反映出的公众心态和舆论情绪,却远不能令人轻松。 “二姨夫猜想”,只是近年来众多热点公共事件的一个侧影。在这些事件中,公众心里有一根弦始终紧绷。大家对事件背后的人际关系、权力影响、可能存在的潜规则保持高度警觉,有时甚至到了“过敏”的程度。干部家属组团出国游,是不是公款埋单?公车肇事逃逸后司机自首,是不是在当替罪羊?领导的孩子提干了,是不是借了家庭的光?这些质疑和追问,有时有答案,有时没有答案,更多的时候“不需要答案”,集体围观下的缺席审判,通常都是“有罪推定”。 公平地讲,在这种社会心理氛围之下

【详细解释】 -

【分字组词】 二组词 夫组词 姨组词 想组词 猜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