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北京城池的详细解释,北京城池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北京城池

【拼音】-

【英文】 -

【基本释义】 拼音:běi jīng chéng chí 简介 北京城池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京师顺天府的城防建筑的总称,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曾经是中国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体系。 历史沿革 明清北京城的前身为1264年营建的元大都城。大都城设计时曾参照《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记载,规模宏伟,规划严整,设施完善。 1368年(洪武元年)八月,明朝将军徐达攻陷元大都。由于元顺帝不战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是由于元大都城池过大,不利于防守,于是徐达决定将北城墙向南移2.8公里,放弃城北的城市建设预留用地。同时用城砖将城墙外侧包砌起来,以提高其防守能力。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四子朱棣为燕王,就藩于北平。1379年,燕王府竣工;1380年,朱棣赴北京就任藩王之位。 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于1402年夺得帝位,于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1406年(永乐四年),开始筹划迁都北京,由于此时的北平城只是北平布政使司的首府和藩国之都,因此城池规格制度稍嫌简陋。朱棣将其定为北京后,需要对城池加以扩建和改建,以使其符合帝都的规格,并抵御来自北方蒙古的威胁。此为明代北京城池营建之初衷。 1406年起,开始在燕王府的基址上营建西内。次年西内落成。1409年,在昌平天寿山营建寿陵。1416年(永乐十四年)起,开始摹仿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1420年,建成紫禁城宫殿、太庙、太社稷、万岁山、太液池、十王府、皇太孙府、五府六部衙门、钟鼓楼,同时将南城墙南移0.8公里,以修建皇城。1421年(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此后,又在北京南郊修建了天地坛和山川先农坛。有资料认为明代将北京城的中轴线东移,以镇压前朝王气。 1436年至1445年,明英宗又对北京城进行了第二次增建,主要工程包括:将城墙内侧用砖包砌;开挖太液池南海;建九门城楼、瓮城和箭楼;城池四角建角楼;城门外各立牌坊一座;护城河上的木桥全部改为石桥,桥下设水闸,河岸用砖石建造驳岸。整修之后的京城周长45里,形成了极其坚固的城防体系。在京城远郊建设了皇陵以及昌平城、拱极城和内

【详细解释】 -

【分字组词】 京组词 北组词 城组词 池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