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土壤盐碱化的详细解释,土壤盐碱化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土壤盐碱化

【拼音】-

【英文】 -

【基本释义】 土壤盐碱化-简介 土壤中盐分的主要来源是风化产物和含盐的地下水。灌溉水含盐和施用生理碱性肥料也可使土壤中盐分增加。土壤盐碱化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增大,土体通气性、透水性变差,养分有效性降低,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土壤盐碱化-形成分布 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 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 二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现代盐碱化土壤的形成具有盐分表聚作用十分强烈,地下水参与成土过程等基本特征,对次生耕地土壤盐碱化,还与灌溉作用有关。盐碱土壤包括盐土、盐碱化耕地两种形式存在; 盐土又分水成或半水成盐土与干旱盐土两大类,其中水成或半水成盐土的形成与地下水有关,地下水位高,潜水矿化度一般大于7.0%g/l,含盐高,在漠境气 候条件下,含盐地下水强烈蒸发,盐分上升,并以盐结皮,盐结壳或盐结晶的形式聚积于地表或土壤表层,该类土剖面形态仍具备水成土或半水成土的某些特征,与 草甸土、沼泽土等相似。干旱盐土主要是古代积盐,现阶段积盐过程很微弱,是由于地壳上升或侵蚀下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以后在风、水等外营力作用下,积盐物质被压,由于气候干旱,土体干燥,盐分在土体中活动十分微弱,一般盐分在亚表层或心土层相对聚积。耕地土壤盐渍化的形成一般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灌溉 不合理,灌排不配套一段时间后,地下水位上升,土壤逐渐泛盐,次生盐碱化;二是在漠境地区如灰棕漠土和风沙土地区开垦农田,因这类土壤在深层含层有较高盐 分,经开垦灌溉一段时间后,这些深层盐分在强烈蒸发作用下逐渐累积,形成土壤盐碱化。 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分类,可根据0—30cm土体内盐分平均含量的大小划分为盐土(含盐量1.0—2.0%以上),重盐土(含盐量0.6—1.0%),中盐 土(0.3—0.6%),轻盐土(0.1—0.3%),在非耕地盐碱化土中,流域内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为天然盐土,根据盐土的形式与积盐深度等,盐土可 分为水成(或半水咸)盐土及干旱盐土两类,现分别就其环境性状论述如下,对于耕地土壤盐渍化问题将在下面一节中予以论述。 水成和半水成盐土划分

【详细解释】 -

【分字组词】 化组词 土组词 壤组词 盐组词 碱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