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隋唐兵制的详细解释,隋唐兵制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隋唐兵制

【词语拼音】suí táng bīng zhì

【词语繁体】隋唐兵製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网络解释】
指隋朝和唐朝时期的军事组织制度,隋朝沿袭和发展了西魏、北周府兵制。在皇帝直接统辖下,设立12卫府。军人依均田令受田,免纳租庸调,平日生产,每年有一定时间轮番宿卫,战时出征,资装自备。在乡为农,在军为兵,实行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制度,这是隋朝及唐初府兵制的特点。唐朝初期恢复府兵制,较隋朝更为完备,后来,征战益多,勋赏不兑现,社会地位下降,由于府兵制日趋败坏,唐初即存在的募兵制便逐渐兴盛。唐末,各节度使控制地方政权,豢养大批军队,与朝廷抗衡,改变了“内重外轻”的态势。安史之乱以后,割据日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