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巴卢巴人的详细解释,巴卢巴人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巴卢巴人

【词语拼音】bā lú bā rén

【词语繁体】巴盧巴人

【词语结构】ABAC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词语解释】
也称“卢巴人”。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民族之一。少数分布在赞比亚等国。约543万人(1985年)。讲奇卢巴语。部分信基督教新教,有的信仰万物有灵。主要从事热带农业,兼事狩猎、捕鱼、采集和小型畜牧业。

【网络解释】

亦称巴卢巴人(Baluba)。中非扎伊尔民族。又称巴卢巴人。主要分布在沙巴大区、基伍大区南部和东开赛大区东南部,另有一部分人分布在赞比亚。属尼格罗人种班图类型。包括三大支系:沙巴大区的巴卢巴-尚卡吉人、东开赛大区的巴卢巴-班博人、沙巴和基伍毗连地区的巴卢巴-亨巴人。通用奇卢巴语,属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日尔-刚果语族,是中部非洲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相信万物有灵,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近代以来,很多人信奉天主教。在班图人大迁徙过程中,卢巴人作为西班图人中的一支,由赤道以北地区迁到刚果河上游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