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得
【词语拼音】shī dé
【词语繁体】失得
【词语结构】AB式词语
【词语字数】两字词语
【词语解释】
(一)、失和得。指事之当否、成败、利弊、优劣等。《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韩康伯 注:“得其会则吉,乖其理则凶。”孔颖达 疏:“失则报之以凶,得则报之以吉。”《后汉书·陈蕃传》:“陛下宜採求失得,择从忠善。”宋 曾巩《永安县君李氏墓志铭》:“性有能否,行有失得。一当於理,士有不克。”《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遐叔 见了这般险路,叹道:‘万里投人,尚未知失得如何,却先受了许多惊恐!’”
(二)、特指弊病、失误。《后汉书·王符传》:“﹝ 王符 ﹞志意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餘篇,以讥当时失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年》:“将军举动,不肯详思,忽有失得,动輒言误,误岂可数乎!”
【详细解释】
(一)、失和得。指事之当否、成败、利弊、优劣等。
《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韩康伯 注:“得其会则吉,乖其理则凶。” 孔颖达 疏:“失则报之以凶,得则报之以吉。”《后汉书·陈蕃传》:“陛下宜採求失得,择从忠善。” 宋 曾巩 《永安县君李氏墓志铭》:“性有能否,行有失得。一当於理,士有不克。”《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遐叔 见了这般险路,叹道:‘万里投人,尚未知失得如何,却先受了许多惊恐!’”
(二)、特指弊病、失误。
《后汉书·王符传》:“﹝ 王符 ﹞志意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餘篇,以讥当时失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年》:“将军举动,不肯详思,忽有失得,动輒言误,误岂可数乎!”
【网络解释】
失得是汉语词语,是指失和得。
得失患得失得不补失得失相半得失之患患得患失是非得失穷通得失忘怀得失荣辱得失若得若失得失参半得而复失得失成败得不酬失成败得失得马失马失而复得得失在人鸡虫得失旋得旋失鸡蟲得失得失之间利害得失权衡得失不计得失失不在得得失错对小已得失利病得失利弊得失得不偿失小己得失得失荣枯得道失道得失并存得失相当佹得佹失当世得失得此失彼得到与失去拾得遗失物失去和获得获得性失语失去与得到得得可得利益损失得啵得啵得得不得腻得得灰失失纳失失记得懂得舍得爱得得体难得者时,易失者机道得应得失者永失失恃失怙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无所得得尺得寸得寸得尺失张失志失无所失冒冒失失失无可失失张失致失失慌慌失张失智记得不记得荒失失奇兵说得行不得我得你都得失控迷失者何得会得曉得抵得得差所得只得得衷费得得波捷得得无得一得标得性登得格得利得得毋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