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擿伏的详细解释,擿伏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擿伏

【词语拼音】tī fú

【词语繁体】擿伏

【词语结构】AB式词语

【词语字数】两字词语

【词语解释】
揭露隐秘的坏事。

【详细解释】

(一)、揭露隐秘的坏事。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慕 张生 之擿伏,挹 边延 之励精。”《南史·王籍传》:“仕 齐 为 餘杭 令,政化如神,善於擿伏,自下莫能欺也。”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服叛怀远,擒姦擿伏。”参见“ 发姦擿伏 ”。

【网络解释】

擿伏是汉语词汇,读音tī fú,意思是揭露隐秘的坏事,出自《玄览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