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陬隅的详细解释,陬隅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陬隅

【词语拼音】zōu yú

【词语繁体】陬隅

【词语结构】AB式词语

【词语字数】两字词语

【词语解释】
(一)、隩隅,室内西南角。《吕氏春秋·分职》:“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陈奇猷 校释:“是陬隅即隩隅也。”
(二)、僻远之地。南唐 张绍《冲佑观》诗:“稔祸陬隅,阻兵 甌 越。”《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流毒徧於陬隅,视民几于草芥。”

【详细解释】

(一)、隩隅,室内西南角。

《吕氏春秋·分职》:“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 陈奇猷 校释:“是陬隅即隩隅也。”

(二)、僻远之地。

南唐 张绍 《冲佑观》诗:“稔祸陬隅,阻兵 甌 越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流毒徧於陬隅,视民几于草芥。”

【网络解释】

词语解释【陬 隅】(1).隩隅,室内西南角。出自《吕氏春秋·分职》:“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 陈奇猷校释:“是陬隅即隩隅也。”(2).僻远之地。 南唐 张绍 《冲佑观》诗:“稔祸陬隅,阻兵 瓯 越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流毒徧於陬隅,视民几于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