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福克纳的详细解释,福克纳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福克纳

【词语拼音】fú kè nà

【词语繁体】福克納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词语解释】
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是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小说家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是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以长篇和中短篇小说见长,然而他同时也是一名出版诗人和编剧家。大多数福克纳的作品背景被设定为他的故乡密西西比河畔,同时他也被认为最重要的南部作家之一。与马克吐温、罗伯特·潘·沃伦、弗兰纳里·奥康纳,杜鲁门·卡波,尤多拉·韦尔蒂,田纳西·威廉斯齐名。
目录1 生平2 观点3 着作4 影响 生平 福克纳生于密西西比州的新奥尔巴尼,从小深受密西西比河畔的影响,在气息浓厚的美国南方长大。当他四岁的时候,他全家搬到了牛津镇的附近,在哪他度过了他的后半生。牛津镇是他的小说中杰弗逊镇的原型。而隶属于牛津镇里的密西西比里的拉菲特郡同样也是他小说中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郡的原型。他的曾祖父威廉?克拉克?福克纳在密西西比州北部是个很有名的历史人物,在当年南部邦联军内任上校,修建过一条铁路,州内一个镇也是以他的名字福克纳来命名。他还着有几本小说和其他一些作品,这种文学传统一直在家中传承了下来。福克纳作品中的「约翰?萨托里斯上校」就是在他曾祖父的基础上创作而来。福克纳深受家庭传统和南方风土人情的影响。他的作品中有南方人特有的幽默感,深入刻画黑人与白人的地位、相处、矛盾等敏感问题,生动描绘出惟妙惟肖的南方人形象。写作生涯早期,一位编辑错将他的名字拼为「Faulkner」,福克纳本人也决定将错就错使用下去。他最闻名的作品有:《声音与愤怒(喧哗与骚动)》(1929年)、《我弥留之际》(1930年)、《八月之光》(1932年)、《不败者》(1938年)、《押沙龙,押沙龙!》(1936年)。他还是多产的短篇小说家:他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这十三篇》(1932年)收录了他最受文学界赞誉的(也是频频被各种文集选录的)短篇小说,包括《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红叶》、《夕阳》和《乾燥的九月》。 1930年代中,为了赚钱他出版了低俗小说类型的《圣殿》(Sanctuary)。其中邪恶、堕落腐败的主题(伴随浓厚的南方哥德风格)在今日仍然影响着通俗文学。此书续作《修女安魂曲》是他唯一出版的戏剧;引言就是整个一句话,复杂绵延的结构一直拖了几页才结束。他凭《寓言》获得过普利兹奖;凭《故事选集》死后获得国家图书奖。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