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之乱
【词语拼音】lǐ zì chéng zhī luàn
【词语繁体】李自成之亂
【词语结构】式词语
【词语字数】五字词语
【词语解释】
目录1 经历2 清兵入关3 关键字4 出处 经历李自成之乱(The Rebellion of Li Zicheng)是明朝末年发生的动乱,造成清朝的建立。李自成由驿卒而当兵。崇祯二年(1629年),军队调防时,他在榆林投身乱军。高迎祥被捕后,继高之称号为「闯王」,但势力不振。崇祯十三年(1640年),华北发生大饥荒。隐匿四川山中的李自成,转往河南开始活动,统一各地叛军,形成一大势力。之后获杞县的知识份子李严参加。李严在平民之间就颇有声望,也了解农民的苦楚,因而劝李自成提出「五年不徵」(五年不徵租税)、「贫富均田」之类的口号;李自成的军队也逐渐组织化,又有纪律。李自成的口号和军队纪律,甚受连年未增税所苦的农民(包括地主在内)欢迎,因此,部分地主阶级和知识阶级的人也参加了李自成集团。李自成声势大增,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湖北襄阳称新顺王,进而大破明军,进入陕西,统一了陕西到宁夏、甘肃一带地区。翌年,以西安为都,见国号为「大顺」;而后率军杀入北京。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包围北京,得到宦官的内应,两天就占领了北京。毅宗(注1.)登上紫禁城后的景山,缢死于寿皇亭。 清兵入关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内部矛盾逐渐显露。知识分子的派阀之争导致牛金星杀害李严事件;农民组成的军队一旦进入宝库殿的北京城,立刻为之目眩智昏,严正的纪律顿时化为混乱。李自成集团开始自内崩溃。在外,李自成又遭遇镇守山海关、拥有明朝精锐部队的吴三桂(注2.),和盘据东北的清军(1636年改后金为清)两大敌人。吴三桂因李自成抢夺了留在北京的爱妾陈圆圆,不仅没有接受李自成的招抚,反而与自己负责抵御的敌人清军联合攻打李自成。在两大敌人的合攻之下,李自成败逃西安,次年被杀。清军由此得以轻而易举进入北京,开启了统治中国两百六十八年的端绪。之后,华中、华南仍然继续抗清运动,南明与郑成功的抵抗即其着例。但明灭清兴已是不可挽回的事实。 关键字中文关键字:明毅宗、吴三桂英文关键字:Chongzhen Emperor、Wu Sangui 出处李永炽/着。中国全集2历史中国,1982年出版,页212~213。锦绣出版社有限公司。
李自成李璮之乱李自成传李自成墓李在守之乱李秀成自述李自成行宫李自成新传闯王李自成李自成起义李成李秀成之死李自良李自华宋攻李成之战李自流李自坤李自智李镇成李自中李自如李成器李明成李成梁李喜成李曼成李信成李成桂李成栋李建成李申成李成孚李秀成李锐成李满成李成隆李成功李成庆李成通李绪成李成福李云成李夏成乱之花乱之定乱之圈华之乱自成土殷自成自成都草之乱秋之乱自乱阵脚成自学不战自乱乱成一团乱穿成欢乱了自然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李秀之李之仪李延之李之清李之椿李祐之李之郇李晨之李浚之李勉之李宪之李槐之李适之李之藻李適之李申之李诚之李先之李之莼李之柔桃李成荫桃李成蹊李戡戡乱记成之闻之神诀之乱祸乱之源应仁之乱狂乱之刃云界之乱宁王之乱靖康之乱乱舞之秋修真之乱洪杨之乱壬辰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