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中国教育史的详细解释,中国教育史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中国教育史

【词语拼音】zhōng guó jiāo yù shǐ

【词语繁体】中國教育史

【词语结构】式词语

【词语字数】五字词语

【词语解释】

目录1 上古2 先秦到汉初2.1 夏商2.1.1 教育萌芽2.2 西周2.2.1 教育内容2.2.2 教育方向2.2.3 教育特点2.3 东周2.3.1 思想学派2.4 秦2.4.1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2.5 两汉2.5.1 西汉2.5.2 东汉3 魏晋南北朝4 隋唐4.1 教育系统化4.2 隋4.3 唐5 宋代5.1 重文轻武5.2 兴学运动5.3 官学私学5.4 教育理论6 元代7 明代7.1 扩大和完善7.2 八股取士7.3 书院政治7.4 王守仁的道德教育8 清代8.1 新式教育的兴起8.1.1 教会学校8.1.2 外事学校的兴起8.1.3 百日维新及新政期间8.1.4 新式教育制度8.1.5 女子教育8.2 留学出洋9 民国 上古 舜时,设庠为教,分下庠,上庠,七岁入下庠,庶老为师,十五岁入上庠,国老为师。 先秦到汉初 春秋时期,孔子办学,开启了私学教育。 夏商 教育萌芽 相传在夏朝,国家就设立了以「序」为形式的官方学校,到了商代中华文明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积累,并形成了成熟的文字系统。从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上,发现当时的学校还被称为:大学、右学等,教育的对象主要面及贵族子弟,学习内容以文武、礼仪、乐舞等为主,在天文、历法方面也多有涉及。而老师则由巫师、乐师或者政府官员充当。 西周 国学大学:礼、乐、射、书小学:多学六艺基础知识乡学庠序校塾 教育内容 书、数;教授基本的计算方法,类似今天的「九九乘法表」射、御:教授学生驾驶车辆、战马,并学习射击礼、乐:学习《周礼·春序》中记载的吉,凶,宾,军,嘉等礼仪规范 教育方向 西周统治者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涉猎广泛,文武兼备。统治者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在实际中熟练应用。周朝的教育侧重点不同,有前重武后重文现象。 教育特点 西周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学在官府」,而且还专有教育的器具和材料,《周礼·地官司徒》说:「闾共祭器,旅共表器,党共射器,州共宾器,乡共吉凶礼乐之器」,可见礼乐之器当时是多么重要。 东周 战乱频仍,礼乐崩坏。诸侯开始在设立自己的官学,称为「痒宫」。然而此时的教育开始由官方向民间延伸和发展,「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所谓「百家争鸣」就是当时教育的典型写照。由于战乱频仍的关系,各国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为自己服务,而私学的盛行正好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也带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繁荣。 思想学

中国教育史”相关的词语

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史要《教育中国》教育中国美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中外教育史教育史中国体育史中国佛教史中国教育会中国教育中心国防历史教育论中国教育中国教育家中国新教育中国教育台中国式教育中外教育史纲历史教育教育学史教育史学教育史纲《教育学史》中国回教小史中国佛教简史中国煤炭教育中国教育电视中国古代教育中国教育频道教育改变中国中国教育联盟中国移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中国教育指数中国工程教育中国教育报道中国石化教育中国科技教育中国坦图教育中国教育行动中国职业教育中国石油教育美国中等教育中国建设教育中国大教育家美国中学教育中国英语教育中国干部教育中国教育门户中国新闻教育中国在线教育中国教育寻变中国情景教育中国教育导航中国民办教育中国教育辞典中国教育在线加中国际教育中国电工教育中国全脑教育中国电力教育中国教育创新中国媒介教育英国教育中心中国外语教育中国建筑教育中国教育协会中国化学教育中国天文教育中国教育年报中国教育科学中国教育机构中信国际教育中国家庭教育国信教育中心中国职工教育中国家族教育中国水利教育当代中国教育中大国际教育国防教育中心法国中等教育英国中等教育中国财商教育中国教育论坛反思中国教育中国史学史教育问题史国宇教育国生教育国难教育世界教育史历史教育学学前教育史国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