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意识
【词语拼音】lì shǐ yì shí
【词语繁体】歷史意識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词语解释】
历史意识指的是把现在生活中的现象与过去的某些现象连接在一起的心智状态,不同于史家们的史观,因史观是史学家们有系统地选择及了解史事的工具。简单来说,历史意识是将社会现象中的一切行为及现象都由时间的面向去考量。比如某一项教育系统的产生,由其现存的状态而对其由原本不存在到现今运作的状态作考量;或者对某个事物作简单的回忆。这种将时间向度放入对事物本身探讨的心理状态,即称为历史意识。
由于将过去与现在事物关连的方式不同,因而也产生出不同形式的历史意识。胡昌智在﹝历史知识与历史变迁﹞一书中引用研究史学及史学理论的当代德国史家余琛(J?rn Rüsen)的观点,将历史意识区分为传统式(traditional)、例证式(exemplary)、演化式(genetic)、以及批判式(critical)等四类。
1. 传统式的历史意识:视时间为人类生活原始状态的不断延续。在此原始状态下,后人不断模仿前人的行为,时间在这些前后行为组成的脉络中显示。这类时间观或即现在与过去的连接方式表现在对所谓「祖传秘方」的看法上。秘方为过去的某个祖先所创,并且世代相传至今。或者女子结婚后冠上夫姓,但未去掉原姓的作为,若就其出于不忘源头的观点而言,即是这类历史意识的表现。
2. 例证式的历史意识:视时间由围绕在一定行为规则的、周而复始重复出现的许多行为所组成。亦即现在的行为与某些特定的行为规则关联起来,同时将这些规则视为可超过时空限制的。譬如司马光的历史工作即是这类典型。他依据心中所界定的某些为君为臣的规则,认为天下政治之道不外君臣都依这些规则行为。他藉着叙述、褒贬史事提出这些标准。所以,凡是以监戒或榜样为出发点所说的故事,或所喊的口号,均属于此类。
3. 演化式的历史意识:认为时间是由各个改变「现状」的行为所组成。亦即时间是由许多改变的行为所组成的脉络。在此所指的改变,指的是新行为或状态中含有旧状态的痕迹,且后者是前者产生的限制及条件。譬如常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或「其来有自」等均是,而持这类历史意识者常会探讨现状的渊源及历史的动向,尤其在面对过去与现在具有互动关联性的关系时,会相信过去的事件而为现今改变的状况提供圆满的说明。
4. 批判式的历史意识:认为时间表现在旧事物、旧行为与革命性的新行为所组成的关系上。但实际上这类观点
历史常识历史意义潜意识历程史识历史意识中国历史知识历史知识问答历意历史文化常识《历史课》黑历史历史群历史观《看历史》历史学历史书热历史历史画历史区历史性历史剧比历史性意识细意识无意识下意识意识源意识流意识到心意识夏意识意识国潜意识通意识历史著作史有意识意识学历史记忆历史趣话湖北历史花之历史架空历史笑闹历史不丹历史欧洲历史唐朝历史南非历史追寻历史凝固历史历史文化历史文物历史环境游泳历史日本历史历史学家历史潮流历史小说历史日记天津历史《历史学习》爱的历史社会历史历史故事人类:历史高中历史穿越历史历史书架舟山历史云南历史历史探索历史题材宋朝历史秦朝历史钩沉历史道教历史历史研究海洋历史美国历史历史气候玩转历史历史趣闻历史趣谈历史百谜历史七读再创历史读点历史西晋历史历史神域西亚历史历史比价历史战记历史教育希腊历史历史之旅历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