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
【词语拼音】lǐ guāng dì
【词语繁体】李光地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词语解释】
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清安溪人。父兆庆,以教授生徒为业,虽贫无宅舍,但独喜搜购濂、洛、关、闽之书,受家教影响,光地从十八岁起即究心性理之学。康熙五年(1666)中举人,九年中进士,改庶吉士;康熙十二年任编修,以省亲乞假归。康熙十三年三藩之乱起,为避乱,遁匿荒谷;耿精忠欲召为僚属,郑经由台湾入踞泉州,亦遣使招致,皆以死固拒。
康熙十四年,光地以密函献破耿、郑之计,深得康熙嘉许;十六年,光地以平三藩之乱有功,擢授侍读学士,行至福州,因父丧归。十七年,郑经部刘国轩犯泉州,光地率乡兵助清兵平定;十八年,论功升任翰林院学士;十九年授内阁学士;二十五年升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经筵讲官、方略馆副总裁等职,并教习庶吉士。
康熙二十八年(1689)升任通政使,兵部右侍郎;三十年出任顺天学政;三十五年以兵部侍郎衔督学京畿;四十二年升任吏部尚书兼直隶巡抚;四十四年升任文渊阁大学士,入阁为辅,任此职一直至逝世,达十三年之久。康熙五十七年卒,享年七十七,諡文贞。雍正元年(1723),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
光地着作颇多,计有三十余种,数百万言,其范围遍及四书五经。主要有〔榕村全集〕四十卷、〔榕村语录〕三十卷、〔四书解义〕八卷、〔周易通论〕四卷、〔周易观彖大旨〕二卷、〔周易观彖〕十二卷。此外尚着有〔诗所〕、〔春秋毁余〕、〔古乐经传〕、〔尚书解义〕、〔榕村续集〕、〔榕村别集〕、〔制义〕,解〔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注〔参同契〕、〔阴符经〕、〔握奇经〕、〔离骚〕、〔九歌〕等。以上着作,后人均辑入〔榕村全书〕。
徐世昌〔清儒学案〕称许光地说:「安溪学博而精,以朱子为依归,而不拘门户之见。康熙朝儒学大兴,左右圣祖(康熙)者,孝感(熊赐履)、安溪(李光地),后先相继,皆恪奉程、朱而深究天人,研求经义性理,旁及历算乐律音韵,圣祖所契许而资赞助者,安溪为独多。」唯光地虽学宗程、朱,但非全盘继承,如他说:「程、朱大段与孔、孟若合符节,所谓先圣后圣其揆一也。若微字碎义,安能处处都不差?伊川何以亦有不依明道处?朱子何以亦有不依二程处?盖主于发明道理,不为人也。即朱子于〔四书注〕垂绝犹改,可见他亦不以自己所见为一定不移,何况于人。」
他的学生陶成在为光地着〔四书解义〕序中指出:「师李安溪学宗紫阳,独于〔大学〕则说古本
李光地故居李地李四光李光进李光中李光夏李光坡李光暎李光廷李光涛李维光李正光李光武李光旭李钖光李翔光李隆光李光铉李显光李含光李重光李光头李时光李怀光李光国李光颜李光珍李光建地光光地李光耀传李四光路光萼稠李李四光奖李参政光李健拾光李家地镇发光地地震光李氏前光螨守护李光电李光耀故居李白的月光李威光故居李光斗观察李重光乐理月光光照地堂光谷天地地精光辉大地之光蓝光地产天地之光地王观光阳光新地光棍地图眼光落地月光满地开地光秀极地之光纵地金光圣地阳光地铁曙光阳光领地光华馨地金地阳光阳光金地新光天地阳光地铁遍地阳光发光地砖本地风光地城之光地标激光禁地春光绝地曝光阳光地带阳光场地光背地鸫地狱雷光大地重光金光盖地月光营地菊地光将阳光花地月光林地暮光高地极光地带时光地铁光阴地铁李李翔李四光的故事李氏波光雀鲷李光耀观天下李光耀回忆录李世民游地府地中海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