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自身
【词语拼音】wù zì shēn
【词语繁体】物自身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词语解释】
物自身一词首先由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所使用,系源自德文Ding-an-sich。康德用来指不系于认识,即不仅「对我们」而存在的事物,而是其自身真正存在而与表象对立的存有物。
康德的知识论可说是一种现象论,悟性范畴的知识材料只限于现象界之感觉直观。但触发感官而生表象者,并不是客观事物本身。所以必须假定另有不同于现象界之「外物」存在。康德称这外物为物自身。他解释说:「感觉……从来没有、也不在单一情况中使我们知道物自身,而是只有他们的外表,而这些也只是表象而已。……所有的肉体及它们所在的空间都是空无,只能视为吾之中的表象,且只在吾人的思维中存在,除此之外别无栖身之处。这难道不是唯心论(观念论)吗?」康德的答案是否定的,即这不是唯心论(观念论)。理由是他并不否定物自身的存在,而是我们只能如其所是的知道物自身。康德也并非肯定唯物论,视心灵为物质,其用意在于严格区分「认识」与「存在」之别。
康德也称物自身为真相或本体(Noumenon),以与现象(Phenomenon)分别。康德认为物自身可用不确定方式思想得到,却无法被「认知」,因理性的功能是推论,没有如感性的直观能力;纵使要认知物自身,也必须是理性的纯理智直观。
康德主张物自身的本体理念(包括心灵、宇宙及神),特别是从中衍生的实践理性的三种设准:自由意志、灵魂不朽及神,对于道德本身或道德教育均有极大启发。本体理念非纯理性所能认知,独立于现象世界之外,构成了道德世界。因在现象界一切现象皆按照因果律机械地进行。人类的道德行为如受制于因果律,则无意志自由可言。无自由则意志不能立法自律,终而使道德法则沦为他律;这并非出于善意志的自律,也非可普遍性的道德律。例如,康德概念中的人,既是理性也是非理性的主体,同时听从理性和自然的命令。人在其行动和行为上受到不能彼此化约的、双元的命令所管制;其中之一是慎思明辨,之二是尊重别人。康德并不将慎思明辨或自我利益视为达成尊重别人的管道,两者有区分。康德将慎思明辨视为自然的动机(a natural motive),是自然的时空所决定的。换言之,慎思明辨或自我利益的假言命令是自然的或现象的;尊重别人则是无上命令,是智慧的或本体的。尊重别人是为行为者自身的目的,无论是在论证或行动中,无论是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基于对自己对理
自身身自自身活性物质自性身自身观自在身自由身自证身身外物自然物自身敏感自身输血身体自我自身难保反身自问改造自身自溶物物自体自身形象洁身自爱束身自好束身自修束身自爱自身诱导自拍身亡自身储血自性法身人身自由自身调节身自为之自缢身亡束身自重洁身自好自身免疫自身分泌自身氧化自身疫苗自己健身自助健身自爆分身洁身自守修身自强自身抗体自身抗原自身消化自身耐受动物纹身瘦身食物食物瘦身身无长物怪物现身单身礼物身外之物身份证自拍自身补偿法自卫防身术健身自行车物理自净自养植物自养生物自然物神自然之物自生植物自然物体自标记物自在之物生物自净自动翻身床自身性免疫自由瘦身舞自身免疫病自然虚无身自制食物自杀底物自生矿物万物自化自诱导物自然物候自然物品自制礼物自然植物自溶产物自然物侯自播植物自燃物品物各自生动物变身蛋身边的植物前身聚合物单身动物园动物变身饼肾内自身调节自身氧化作用自身组织抗原席琳自绝身亡自身免疫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