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绿孔雀的详细解释,绿孔雀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绿孔雀

【词语拼音】lǜ kǒng què

【词语繁体】綠孔雀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词语解释】
拼音:lǜ kǒng què 解释:绿孔雀(学名Pavo muticus),也叫爪哇孔雀、龙鸟,是孔雀属两种孔雀之一,另一种是蓝孔雀(Pavo cristatus)。绿孔雀包括三个亚种。绿孔雀的羽毛颜色鲜艳,可以起到保护色的作用,大多数捕食者,例如虎、豹、野狗、猫头鹰、鹰等都没有辨色能力。绿孔雀产于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如印度东北部、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在中国主要发现于云南和西藏地区,数量稀少,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网络解释】

绿孔雀(学名:Pavo muticus)大型鸡类,体长180~230厘米。雄鸟体羽为翠蓝绿色,头顶有一簇直立的冠羽,下背翠绿色而具紫铜色光泽。体后拖着长达1米以上的尾上覆羽,羽端具光泽绚丽的眼状斑,形成华丽的尾屏,极为醒目。雌鸟不及雄鸟艳丽,亦无尾屏,体羽主要为翠金属绿色,背浓褐色,头顶亦具一簇直立羽冠。外形和雄鸟相似,亦甚醒目,中国还未见有与之相似种类,野外容易识别。栖于沿河的低山林地及灌丛。雄鸟有精彩表演,向雌鸟炫耀开启的尾屏。晨昏时立于栖木发出洪亮如长号般的kay-yaw,kay-yaw的叫声。(概述图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