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学
【词语拼音】mó cā xué
【词语繁体】摩擦學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词语解释】
注音: mó cā xué 概况 摩擦学是研究相对运动的作用表面间的摩擦、润滑和磨损,以及三者间相互关系的理论与应用的一门边缘学科。 世界上使用的能源大约有1/3~1/2消耗于摩擦。如果能够尽力减少无用的摩擦消耗,便可大量节省能源。另外,机械产品的易损零件大部分是由于磨损超过限度而报废和更换的,如果能控制和减少磨损,则既减少设备维修次数和费用,又能节省制造零件及其所需材料的费用。 人类对摩擦现象早有认识,并能用来为自己服务,如史前人类 的钻木取火。《诗经·邶风·泉水》中有“载脂载宣,还车言迈”的诗句,表明中国在春秋时期已应用动物脂肪来润滑车轴。 应用矿物油作润滑剂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晋张华所著《博物志》,书中提到酒泉延寿和高奴有石油,并且用于“膏车及水碓甚佳”。但长久以来摩擦学的研究进展缓慢,直到15世纪,意大利的列奥纳多·达芬奇才开始把摩擦学引入理论研究的途径。 1785年,法国库仑继前人的研究,用机械啮合概念解释干摩擦,提出摩擦理论。后来又有人提出分子吸引理论和静电力学理论。1935年,英国的鲍登等人开始用材料粘着概念研究干摩擦,1950年,鲍登提出了粘着理论。关于润滑的研究,英国的雷诺于1886年继前人观察到的流体动压现象,总结出流体动压润滑理论。20世纪50年代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之后,线接触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的理论开始有所突破。 对磨损的研究开展较晚,20世纪50年代提出粘着理论后,60年代在相继研制出各种表面分析仪器的基础上,磨损研究才得以迅速开展。至此,综合研究摩擦、润滑和磨损相互关系的条件已初步具备,并逐渐形成摩擦学这一新的发展中的学科。 摩擦学研究的对象很广泛,在机械工程中主要包括动、静摩擦,如滑动轴承、齿轮传动、螺纹联接、电气触头和磁带录音头等;零件表面受工作介质摩擦或碰撞、冲击,如犁铧和水轮机转轮等;机械制造工艺的摩擦学问题,如金属成形加工、切削加工和超精加工等;弹性体摩擦,如汽车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弹性密封的动力渗漏等;特殊工况条件下的摩擦学问题,如宇宙探索中遇到的高真空、低温和离子辐射等,深海作业的高压、腐蚀、润滑剂稀释和防漏密封等。 此外,还有生物中的摩擦学问题,如研究海豚皮肤结构以改进舰只设计,研究人体关节润滑机理以诊治风湿性关
【网络解释】
摩擦学(tribology) 研究表面摩擦行为的学科。即研究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相互作用表面间的摩擦、润滑和磨损,及其三者间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摩擦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冶金学、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
摩擦摩擦擦摩摩擦摩擦功摩擦桩摩擦焊摩擦盘摩擦峰摩擦剂摩擦音摩擦带摩擦力摩擦锥摩擦风静摩擦内摩擦干摩擦摩擦层摩擦药动摩擦摩擦圆摩擦块摩擦战摩擦片摩擦角摩擦面摩肩擦踵摩擦水疱摩擦辐散摩擦速度极限摩擦动摩擦力擦掌摩拳摩擦强度摩擦选矿摩擦试验摩擦焊接摩擦力矩摩擦功率摩擦振动摩擦损失摩擦材料流体摩擦干布摩擦转动摩擦金融摩擦摩拳擦掌摩肩擦背静摩擦力摩擦副数摩擦工况摩擦深度摩擦生电摩擦腐蚀潮汐摩擦摩擦应力内摩擦角摩擦传动摩擦生热市场摩擦滚动摩擦摩擦特性摩擦焊机摩擦性能摩擦发光摩擦曳力摩擦衬片摩擦起电摩擦辐合摩擦阻力摩擦条件摩擦组件摩擦牢度贸易摩擦边界摩擦摩擦系数滑动摩擦湿式摩擦库伦摩擦底摩擦层摩擦红斑物理摩擦擦擦擦擦擦滑动摩擦力摩擦相容性摩擦试验机动摩擦因数摩擦发电机心包摩擦音滚动摩擦力铁基摩擦片摩擦压力机动摩擦系数摩擦发音器摩擦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