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报
【词语拼音】nán jīng jǐng bào
【词语繁体】南京警報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词语解释】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4周年的祭日,南京上空响起,防空警报,一起为遇难同胞默哀吧。 中新网南京12月13日电(记者 朱晓颖)13日是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74周年祭日。上午十时整,整座南京城上空防空警报、火车、轮船汽笛同时拉响,5000人聚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加和平集会,为逝者默哀,为生者祈福,为世界祈和平。 12月13日是中国民众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之日。每年的这一天,南京都会举办各种纪念活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南京成规模的纪念活动是从1994年开始的,这在中国各城市中是较早的,而在全城拉警报悼念遇难同胞,最早也是从南京开始的。 13日天气晴朗,这也是多年来在这一天难得出现的晴天。初冬风中透着寒气。一大早,一群头发苍白的耄耋老人从各处赶来,相互搀扶,前来参加每年一度的和平集会。他们或是74年前南京大屠杀劫后余生的幸存者、或是遇难者同胞的遗属。在2009年反诉日本右翼作者侵权案并胜诉的夏淑琴老人依然出现在人群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中又少了一些熟悉的身影。 江苏省及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武警官兵、学生、中国各地纪念馆代表、国际友人等分别在各自方阵中列队,为遇难者低首默哀。《安魂曲》在广场上空回响,气氛庄重肃穆。南京市民代表高声宣读《南京和平宣言》,参会代表撞响了和平大钟,千翼和平鸽一时间腾空飞起,在南京城上空盘旋。各界人士向遇难同胞敬献花圈。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陈宝田在悼念仪式上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温历史,悼念遇难者同胞,就是为了警策后人,以史为鉴,永远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就是为了更加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同为本地区和世界上的重要国家,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不仅对两国和两国人民具有重大意义,也为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做出积极贡献,双方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全面加强对话、交流与合作,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持续深入向前发展。 今年的纪念活动,还包括南京保卫战老战士报告会、世界和平法会、《日本新闻报道影印资料集》首发式、百名国际友人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守灵暨烛光祈福活动、“1213米长带——铭记历史与祈祷和平万人签名会”、《南京大屠杀辞典》中外专家聘任仪式、大东仁捐赠文物暨“江宁志愿者
南京人报南京晨报警报报警京报南京!南京!南京,南京报警器跑警报拉警报警报器雨警报南京京南南京房产报道南京师大学报南京农专学报南京大学学报南京大报恩寺南京医学情报《新京报》京话报京报馆京报人南京北京北京交警北京警校北京警察东京女警报警主机空袭警报警报标准战争警报警戒者报太空警报安全警报警报水母台风警报夺命警报大雾警报实时警报解除警报蓝色警报霜冻警报战斗警报暴雨警报气象警报高温警报无声报警警报迭起防空警报毒气警报天气警报主板报警爱袭警报地震警报黑色警报人防警报橙色警报心动警报警报通信风暴警报冰雹警报冻雨警报寒潮警报报警鸣叫周南京南京官《南京城》红南京南京红南京市南京舰南京族南京饼南京鸭南京钟南京蜓南京卫南京菜下南京南益京南京柳南京道南京号京报副刊京江晚报西南报北京晨报北京商报燕京学报京郊日报北京晚报新京报社指南报南京湖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