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毒蛾
【词语拼音】dào dú é
【词语繁体】盜毒蛾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词语解释】
拼音:dào dú é 解释: 成虫雌体长18~20mm,雄体长14~16mm,翅展30~40mm。触角干白色,栉齿棕黄色;下唇须白色,外侧黑褐色;头、胸、腹部基半部和足白色微带黄色,腹部其余部分和脏毛簇黄色;前、后翅白色,前翅后缘有两个褐色斑,有的个体内侧褐色斑不明显;前、后翅反面白色,前翅前缘黑褐色。 卵 直径0.6~0.7mm,圆锥形,中央凹陷,桔黄色或淡黄色。 幼虫 体长25~40mm,第1、2腹节宽。头褐黑色,有光泽;体黑褐色,前胸背板黄色,具2条黑色纵线;体背面有一橙黄色带,在第1、2、8腹节中断,带中央贯穿一红褐间断的线;亚背线白色;气门下线红黄色;前胸背面两侧各有一向前突出的红色瘤,瘤上生黑色长毛束和自褐色短毛,其余各节背瘤黑色,生黑褐色长毛和白色羽状毛,第5、6腹节瘤橙红色,生有黑褐色长毛;腹部第1、2节背面各有1对愈合的黑色瘤,上生白色羽状毛和黑褐色长毛;第9腹节瘤橙色,上生黑褐色长毛。 蛹 长12~16mm,长圆筒形,黄褐色,体被黄褐色绒毛;腹部背面1~3节各有4个瘤。 茧 椭圆形,淡褐色,附少量黑色长毛。
【网络解释】
盗毒蛾,Porthesia similis (Fueszly) ,鳞翅目毒蛾科盗毒蛾属的一昆虫, 别名: 桑斑褐毒蛾、纹白毒蛾、桑毒蛾、黄尾毒蛾等。 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大部分地区,国外的朝鲜,日本,俄罗斯,欧洲也有。盗毒蛾三龄幼虫在树皮缝隙中或枯枝落叶层内做茧越冬。产卵在枝干上或叶片反面。幼虫孵化后聚集在叶片上危害叶肉。寄主植物有柳、杨、桦、白桦、榛、桤木、山毛榉、栎等。
赫盗毒蛾赭盗毒蛾戟盗毒蛾豆盗毒蛾小盗毒蛾尘盗毒蛾黑褐盗毒蛾黑栉盗毒蛾暗缘盗毒蛾双线盗毒蛾毒蛾庆毒蛾条毒蛾榆毒蛾桑毒蛾络毒蛾肾毒蛾舞毒蛾铅毒蛾剑毒蛾暗毒蛾汇毒蛾木毒蛾松毒蛾棕毒蛾毒粉蛾古毒蛾丛毒蛾豆毒蛾珊毒蛾白毒蛾竹毒蛾虹毒蛾毒蛾科斑毒蛾月毒蛾杨毒蛾黄毒蛾瞳毒蛾素毒蛾纭毒蛾羽毒蛾辉毒蛾赭毒蛾露毒蛾丽毒蛾栎毒蛾枫毒蛾模毒蛾烟毒蛾褐盗尺蛾盗盼夜蛾虹盗尺蛾华窗毒蛾初月毒蛾台棕毒蛾大丽毒蛾大豆毒蛾小黄毒蛾绿茸毒蛾茶黄毒蛾苔肾毒蛾蔗色毒蛾褐顶毒蛾轻白毒蛾赭茸毒蛾锈黄毒蛾霉茸毒蛾霜茸毒蛾霞黄毒蛾杨树毒蛾基斑毒蛾雪黄毒蛾扇纹毒蛾暗棕毒蛾松丽毒蛾楔茸毒蛾染雪毒蛾油杉毒蛾沙茸毒蛾淡竹毒蛾焰黄毒蛾瑕素毒蛾紫素毒蛾粉素毒蛾络黄毒蛾薄纱毒蛾福丽毒蛾粉红毒蛾缨丽毒蛾结茸毒蛾绿棕毒蛾莹白毒蛾藏黄毒蛾连茸毒蛾针棕毒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