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中山站
【词语拼音】nán jí zhōng shān zhàn
【词语繁体】南極中山站
【词语结构】式词语
【词语字数】五字词语
【词语解释】
南极考察站 中国南极中山站 简称中山站,是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之一,建立于1989年1月26日,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69°22'24"S, 76°22'40"E)。详细解释 地理位置 中国南极中山站建成于1989年2月26日,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9度 22分24秒、东经76度22分40秒,距离北京12553.160千米,与北京的方位角为32度30分50秒。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处南极圈之内,位于普里兹湾东南沿岸,西南距艾默里冰架和查尔斯王子山脉几百千米,是进行南极海洋和大陆科学考察的理想区域。离中山站不远处有澳大利亚的劳基地和俄罗斯的进步站。 选址原因 出于对南极科学考察方面的考虑,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就为东南极洲建站作准备。首先广泛开展了调研工作,多次派专家、学者,到日本昭和基地、苏联青年站及和平站、美国默克麦多站、澳大利亚凯西站参观访问,搜集建站资料,学习外国经验,实地考察了自日本昭和基地、戴维斯站、莫森站至罗斯海的南极大陆沿岸的许多地段,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多次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可行性论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形成最佳方案,预选出两处作为站址,一是普里兹湾内的拉斯曼丘陵地带,即位于南纬69度,东经76度附近;一是阿蒙森湾沿岸。这两处均属露岩地带,易于登陆,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地域广阔,便于发展,而且可作为向南极内陆进行科学考察的前进基地。 1988年10月初,我国派先遣组随澳大利亚“冰鸟”号考察船赴南极洲,登上拉斯曼丘陵,对预选站区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淡水资源和地形特点等进行了实地勘察,认为拉斯曼丘陵的建站条件比阿蒙森湾要优越些。南极委根据先遣组的实地勘察报告,最后确定中山站建在拉斯漫丘陵地带。 气象条件 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沿海,气象要素的变化与长城站差别较大,比长城站寒冷干燥,更具备南极极地气候特点。中山站年平均气温零下10℃左右,极端最低温度达零下36.4℃;中山站地区受来自大陆冰盖的下降风影响,常吹东南偏东风,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极大风速为43.6米/秒;降水天数162天,年平均湿度54%,全年晴天的天数要比长城站多得多。中山站有极昼和
【网络解释】
中国南极中山站简称南极中山站或中山站,是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之一,建立于1989年1月26日,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69°22'24"S,76°22'40"E)。
中国南极站南极泰山站中山站中南路站南极长城站南极科考站南山湖站南文山站昆山南站玉山南站南岳山站中山国中站中山北站中山路站中山八站中山门站南极中山南朗中山南路中山南头中山南苑南山汽车站石景山南站南极极点南极北极南极极光中极北极南极中山汽车站城轨中山站中山广场站中山火车站中山北路站中国南极记忆体育中心南站中山南一路南昌中山路南京中山陵南山田中行祁连山南路站庐山南大道站南山中心区南磁极南极圈南极光南极鱼南极风南极乡南极座南极界南极枫南极狼南黄极南极星南极带南极鹨南极丸磁南极南极鳕南极和北极南北极南极洲步南极南极老南极锋南极虾南极鹱南极菜南银极南天极南极石南极村南极棉南极与北极南极绕极流北极和南极江南站日南站南楼站南坪站中山网站建设中山汽车总站南苑站南洲站南中南横站南联站南浦站南邵站燕南站斗南站惠南站南湖站新南站松江南站站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