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公断的详细解释,公断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公断

【词语拼音】gōng duàn

【词语繁体】公斷

【词语结构】AB式词语

【词语字数】两字词语

【词语解释】
秉公判断官府判决(以私商为第一步,公断为第二步)由非当事人仲裁根据几方面报告进行公断由第三者进行裁决的行为或实例被联盟中温和的公断结合在一起

【详细解释】

(一)、秉公判断。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如有无端詆毁、勒诈财贿,祗準其禀明上司委员公断,以存 三代 之公。” 张天翼 《脊背与奶子》:“ 祥大嫂子 在数说着 任三嫂 的罪状。她用了很多重复的句子,一直说到 任三嫂 抓回来。她要请族人当了祖宗的面公断。”

(二)、官府判决。

《老残游记》第十四回:“赎身一事又分两层:以私商为第一步,公断为第二步。”

【网络解释】

公断,指由非当事人居中裁断;秉公裁断。仲裁又称公断。根据百科全书法学卷对仲裁的定义是:“仲裁是指争议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双方有义务执行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英语翻译】

arbitration; umpi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