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典物的详细解释,典物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典物

【词语拼音】diǎn wù

【词语繁体】典物

【词语结构】AB式词语

【词语字数】两字词语

【词语解释】
(一)、指典章制度。
(二)、指用于葬仪的器物。

【详细解释】

(一)、指典章制度。

《后汉书·宦者传论》:“刑餘之丑……加渐染朝事,颇识典物,故少主凭谨旧之庸,女君资出内之命。” 唐 王勃 《续书序》:“择其典物,宜於教者,续《书》为百二十篇。”

(二)、指用于葬仪的器物。

《新唐书·李适之传》:“ 适之 以祖被废,而父 象 见逐 武后 时,葬有闕,至是丐陪瘞 昭陵 闕中,詔可。褒册典物,焜照都邑,行道为咨叹。”

【网络解释】

典物,是指出典的标的物。以不动产为限,但其效力涉及到典物的从物和从权利。在出典的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为典权人,提供典物的一方当事人为出典人。典物的从物所有权属于出典人。典物的从物无论在设定典权前或后产生,一般都属典的标的物。典物上的从权利在出典人无相反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应推定为让与典权人使用典物的范围,许多国家的法律都有所限制。中国在土地改革后,土地不得成为出典的标的物,实际上使典权制度已不复存在。典权人对典物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典权人既可以直接占有典物,也可以间接占有典物。还可以通过再典或转让的形式,将自己对典物的权利让与他人。出典人对典物在绝卖前享有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