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垂体性尿崩症的详细解释,垂体性尿崩症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垂体性尿崩症

【词语拼音】chuí tǐ xìng niào bēng zhèng

【词语繁体】垂體性尿崩癥

【词语结构】式词语

【词语字数】六字词语

【网络解释】
尿崩症(diabetesinsipidus)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ADH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症候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ADH又称血管加压素(VP),主要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合成,为分子量1084的9肽。ADH分泌后沿丘脑-神经垂体束下达其末梢,储存于垂体后叶中。在生理刺激下垂体后叶以固定比例释放抗利尿激素及其运载蛋白神经垂体素(neurophysinII)。ADH的分泌主要受血浆渗透压的调节,此外还受到有效血容量、情绪、气温、药物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