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
【词语拼音】zhōng jūn
【词语繁体】中軍
【词语结构】AB式词语
【词语字数】两字词语
【词语解释】
(一)、古时行军作战队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
(二)、指中军统帅的营帐。
(三)、中军将军的省称。
【详细解释】
(一)、古代行军作战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
《左传·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 郑 , 郑伯 御之。王为中军; 虢公 林父 将右军, 蔡 人、 卫 人属焉; 周公 黑肩 将左军, 陈 人属焉。”《左传·成公十六年》:“ 欒书 将中军, 士燮 佐之; 郤錡 将上军, 荀偃 佐之; 韩厥 将下军, 郤至 佐新军。”
(二)、称主将或指挥部。
《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 郑玄 注:“中军,中军之将也。” 唐 李贺 《贵主征行乐》:“中军留醉 河阳 城,娇嘶紫燕踏花行。” 宋 王明清 《摭青杂说》:“门者命报中军,须臾中军传令召 兼资 入。” 程树榛 《励精图治》:“调整后的干部大军,阵容一新, 宫本言 坐镇中军,运筹帷幄,经过周密部署,全厂兵分三路杀向生产、整顿、生活三条战线。”
(三)、中军将军的省称。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中军 临川 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参见“ 中军将军 ”。
(四)、京师的军队。
《晋书·安平献王孚传》:“每 诸葛亮 入寇 关中 ,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輒不及事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 司马懿 帅中军讨太尉 王凌 于 寿春 。”
(五)、中军官的省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淮警》:“不免请出贱房计议。中军快请。” 徐朔方 等校注:“中军,中军官,即传令官。”
(六)、 清 代总督、巡抚以下,凡有兵权者,其标下的统领官,称为中军。
《官场现形记》第六回:“﹝ 王必魁 ﹞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从中军、都司起,以及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叫他们把手下的额子,都招招齐,免得临时忙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臺便叫传中军来,先看管了他。”
【网络解释】
中军是一个古代军事概念结合起来理解。前军,为大部队探路;中军,就是主力大部队;后军,粮草等辎重,并为大部队提供后卫。另外还有:左军和右军,保护大部队的两翼,并策应大部队的行动。
【英语翻译】 general of middle troops; middle troops; tent of middle troops
军中之军中军将军中军大将军中领军将军中护军将军中军渡中军官中军帐中央军中军尉军中候牙中军中国陆军军衔空军中队军中姐妹高中军训中央陆军军中厨星军中肤王护军中尉中国军魂中国军团空军中尉中央军委军中乐园海军中校中南军区空军中将空军中校中国军鞋中国空军中环军营军中禁恋军中红粉武卫中军中国军铲北军中候中华军魂冠军中国海军中尉军中烈士中国军犬中国军区中垒将军中央红军海军中将中超冠军军中黑道进军陕中中国军歌中国军棋军中帅哥中将军衔殿中将军田中军吉中国近卫军中国远征军中山军分区军师中郎将中国打击军军中花木兰空军中央队汉中军分区中国的空军中国新军队中国火箭军中国海军史军中跌打丸军中一捻金味军理中汤中国海军旗副军中郎将中国军事史中国海军节中国军用鸽中华革命军军中好兄弟中国冠军范中国太空军中原野战军华中方面军中国野战军中国驻印军将军澳中心中国军转民军中无戏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杨军军军中国三军揭秘中国奥运冠军中国军衔制度中欧裁军谈判富国中证军工军中第一仙方军旗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