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
【词语拼音】gǔ quán zhì yā
【词语繁体】股權質押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词语解释】
股权质押的概念 股权质押(Pledge of Stock Rights) 股权质押又称股权质权,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按照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有关担保的法律制度的规定,质押以其标的物为标准,可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股权质押就属于权利质押的一种。因设立股权质押而使债权人取得对质押股权的担保物权,为股权质押。详细解释 外国法律规定 对在股权上设立担保物权,许多国家的法律都有规定。如法国《商事公司法》、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33条均涉及对股份抵押的规定。比较典型的是日本法律的有关规定。日本《有限公司法》第32条规定“得以份额为质权的标的。”日本《商法》第207条又规定“以股份作为质权标的的,须交付股票可见,日本的公司法对以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所拥有的股权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所拥有的股权为质权标的而设立股权质押分别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我国法律规定 我国公司法对股权质押缺乏规定,但公司法颁布之前施行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允许设立股份抵押。公司法之后出台的担保法,才真正确立了我国的质押担保制度,其中包括关于股权质押的内容。如《担保法》第75条2项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可以质押,第 78条又作了进一步补充。另外,1997年5月28日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份变更的若干规定》,对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经其他各方投资者同意将其股权质押给债权人”予以特别确认。 在此需要指出,《担保法》第75条第2项及第78条法条表述颇有不妥之处。首先,“股份”这一概念使用不规范。第78条第3款规定,“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可见,《担保法》该处所用的“股份”,是仅指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份额。对股份这一概念,尽管世界上有些国家,如德国和法国,在其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立法中,均统一使用,即不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出资还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均称为“股份”。然而,在这两个国家,其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资本,也如同股份有限公司一般,“分为数额相等的份额”。但在大多数国
质押股权股东股权质押股权质押率质押权股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权股权解押质押权利质押股票股份质押股票质押质押权人货权质押权利质押质押股份出质股权股权出质收费权质押专利权质押质押抵押权股权抵押和质押质押书质押人质押物质权质押通质押率股权权利股权期权股权行权期权股权空股股权权利质权抵押质押贷款林权抵押权利抵押抵押权人重权股复权股质押合同贷款质押质押贷款购股权附权股控股权权重股除权股商标质押普通质押质押债券证券质押存单质押股权通填权股银行质押抵质押品质押担保库存质押质押回购质押证书存货质押存款质押质押登记质押背书动产质押汇票质押股权转债权质权人转质权股权债权说优质股股权收益权债权转股权特殊抵押权抵押权顺序抵押权顺位一般抵押权第二抵押权第一抵押权担保抵押权抵押权登记质押式回购股权激励行权表决权股股票股本认股权证信托股权欧洲股权一股一权期权股票授权股东股权形式股权设计股权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