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
【词语拼音】sān wèi shū wū
【词语繁体】三味書屋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词语解释】
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求学。书房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所谓“三味”,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义。匾额下方是一张松鹿图,两旁屋柱上有“至乐无声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诗书” 一幅抱对,匾中抱对皆为清代书法家梁同书的手笔。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种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其中腊梅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寿命。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文物保存完好,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及周围环境,基本上是当年的面貌。详细解释 何为“三味” 1.古人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其三,寿镜吾先生的祖训: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后成为三味书屋的馆训。 2.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两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对,上书:“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可见“三味书屋”中的“三味”应该用的就是这个意思。其三是借用佛教语言,“三味”即“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译,原指诵读佛经、领悟经义的三重境界:一为“定”,二为“正受”,三为“等持”,意思是说,诵经之前要止息杂念,做到神思安定专注;领悟经义态度必须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诚;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保持始终如一的精神。随着佛教思想与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三昧”逐渐引申为对事物本质精神意义的概括,有“个中三昧”,“得其三昧”等说法,用来比喻领悟学问的精确与深刻。 3.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
【网络解释】
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位于都昌坊口11号。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
三味鱼屋书屋书味侑味屋泰味屋乡味屋书满屋三屋村浪漫书屋四知书屋书草屋壁万卷书屋口袋书屋书滋味刘味书二梅书屋一角书屋桥上书屋仙屏书屋味觉串屋升屋读书仰屋著书开心书屋天天书屋青藤书屋农村书屋菊香书屋桐华书屋培荣书屋美丽书屋猫咪书屋爱情书屋晓风书屋天堂书屋三食三味仰屋着书职工书屋文人书屋平山书屋篱苑书屋深夜书屋席殊书屋心灵书屋茑屋书店家书屋之书缘三三医书味三绝卤三味三味锅三味居羊三味三味藕三味虾三味丸三味汤盐屋浩三三栋屋村三味楼三味鱼三味蛋三合味三味鹅三本书三界书三国书三体书三清书三大书阳光千味屋诚屋汁味会美味甜品屋爱情风味屋美味书签新国书屋主读书知味怪味情书五味书院烘焙滋味屋湖山书屋图梅花书屋图书的味道味因丛书美味情书嘟豆小书屋题五松书屋淑女听书屋芭蕉书屋图秋林书屋图三河屋旅馆三角形屋架三味豆腐卤煮三味味道三国三味辣椒无诤三味三味鸡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