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蛛
【词语拼音】tiào zhū
【词语繁体】跳蛛
【词语结构】AB式词语
【词语字数】两字词语
【词语解释】
跳蛛tiào zhū 科目简介 jumping spider 蜘蛛目的 1科,通称跳蛛,因为喜欢捕食苍蝇,又叫蝇虎,在浙江的衢州及奉化一带叫做“苍蝇老虎”。体长多数不超过15毫米。体多短粗而稍扁平,步足粗短强壮,善蹦跳,因而得名。跳蛛科是蜘蛛目中最大的科,全球约有3000种。分布于世界各地,在热带和亚热带种类较多。中国南方的种类和数量都胜过北方。 跳蛛生活方式大致都是用跳跃方式捕捉昆虫。它们其实也会吐丝,但从不结网,它们吐的丝是起到“保险绳”的作用,特别是在垂直的地方爬行时,会用丝来固定身体,防止滑落。 分布地区 蜘蛛目(Araneida)跳蛛科(Salticidae或Attidae)动物,已知约有3,000种。多数小到中型。在热带最常见,但亦见于北方和北极。体多毛,色泽常鲜明或图案醒目。其视觉在蜘蛛类中最为敏锐。白天活跃,常见于阳光下。夜间隐蔽在树皮、石块或叶下的致密窝内。同种数个个体的窝常在一起。Oonopidae科的种称为小跳蛛,分布于热带落叶层及建筑物内。 形态特征 跳蛛的8个眼分3列。第1列4眼在头胸部前端的垂直面上,中间两眼(前中眼)特别大,两旁的眼(前侧眼)较小,均有磁质光泽。第2列眼(后中眼)位于头胸部前部背面,相当小,往往被毛挡住一部分而不易看清。第3列眼(后侧眼)常与前侧眼大小相近。如用线把这8眼连起来,可以看到它们组成 1个方形或近似方形的眼区。跳蛛的视力在无脊椎动物中最佳,许多种类能分辨10~20厘米远的猎物或其他蜘蛛。 跳蛛的体色绚丽多彩,在阳光下常呈现金属光泽。雌、雄蛛的体形和大小差别不大,但色彩和斑纹常有明显的差异。雄蛛遇雌蛛时,挥舞其艳丽的第 1足,体左右摇晃,向雌蛛求偶。如雌蛛为同种,则用足作出回答的讯号(见图)。跳蛛常在树皮下、叶下、落叶丛或墙缝等处结两端开口的薄囊状巢,在其中产卵,守候卵的孵化,并在巢内越冬或隐蔽。 跳蛛科常见的种类有:蝇虎善捕食蝇类,在田间与室内的墙和窗上徘徊;蚁蛛体细长,头胸部的前部隆起,像蚁的头部,第1对步足向前举起,像蚁的触角,腹柄延长而明显,如蚂蚁的腰,是蜘蛛目中拟态的典型例子。
【网络解释】
跳蛛,Salticidae,蜘蛛目的一科,通称跳蛛。体长多数不超过15毫米。体多短粗而稍扁平,步足粗短强壮,善蹦跳,因而得名。跳蛛科是蜘蛛目中最大的科,全球约有3000种。分布于世界各地,在热带和亚热带种类较多。分布在中国南方的种类和数量都多于北方。跳蛛科8新种,提供了详细的描述。模式标本现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跳蜘蛛猫跳蛛雅跳蛛跳跃蜘蛛黑猫跳蛛坝树跳蛛波氏跳蛛长腹跳蛛网小跳蛛角猫跳蛛非洲跳蛛巨牙跳蛛黑豹跳蛛粗树跳蛛蝇虎跳蛛大齿跳蛛雄黑跳蛛蜘蛛跳跃白树跳蛛朝鲜跳蛛跳微蟹蛛赤褐蚁跳蛛齐氏合跳蛛弗氏巢跳蛛日本合跳蛛长触合跳蛛斑点树跳蛛黑褐蚁跳蛛安氏合跳蛛巴特树跳蛛齿大卫跳蛛饰圈兜跳蛛白斑猫跳蛛云南兜跳蛛华美丽跳蛛山形兜跳蛛庐山合跳蛛卡氏合跳蛛天幕合跳蛛蹄形合跳蛛眼双管跳蛛多色双管跳蛛泽氏双管跳蛛蛛蛛企鹅跳跳跳鲨鱼跳跳跳袋鼠跳跳跳超级跳跳跳跳跳棋跳跳熊跳跳圈跳跳兔跳跳鼠跳跳虎跳跳球跳跳床跳跳马跳三跳跳跳车忍者跳跳跳活跳跳跳跳门跳跳糖跳跳龙跳跳泥跳跳蛋跳跳龟跳跳鸟快乐跳跳跳跳跳堂跳跳羊跳跳蛙跳跳菜跳跳虫跳跳人跳跳娃跳跳石跳跳乐跳跳购物跑跑跳跳跳刀跳刀袋鼠跳跳兔子跳跳跳跳回家猴子跳跳熊猫跳跳蹦蹦跳跳跳跳大王跳跳钻钻跳台跳水跳跳弟弟跳跳果冻鸡蛋跳跳小兔跳跳跳跳先生跳跳僵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