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
【词语拼音】wén huà fú pín
【词语繁体】文化扶貧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词语解释】
文化扶贫既是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以帮助,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素质,尽快摆脱贫困。传统的扶贫主要是从经济物质上进行辅助,而贫困地区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既要从经济上加强扶持,更需要加强智力开发。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我国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于1993年12月成立文化扶贫委员会。详细解释 现阶段的我国文化扶贫主要方式: (1)“万村书库”工程 活动现在全国25000个村,各建起一座小型图书室,并向每座图书室赠书100种。 向农村捐赠图书。培养了当地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干部的应用写作能力。 (2)“手拉手”工程 全国范围内开展有城乡少年儿童“手拉手”活动,城市少年儿童向农村小朋友赠书1500多万册。 (3)电视扶贫工程 先后在太行山区、大别山区、青藏高原、云南山区、鄂西山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建起210座卫星地面电视接受传播站,有220多万农民看上了图像清晰、声音宏亮的电视节目。 (4)为农村儿童送戏工程 为农村儿童演戏2600多场,有260多万农村儿童看上了有教育意义的儿童剧。 (5)报刊下乡工程 一些新闻单位向贫困地区赠阅了报刊,丰富了农村群众的业余生活。 贫困地区的农民要摆脱贫困有两个障碍,一是交通不便,二是信息闭塞。文化落后,就缺少发展经济的能力。 文化扶贫的意义 文化扶贫往往能用最少的钱,收到最大的效果,投入产出比很高。,“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 一、文化扶贫工程,有利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由于文化扶贫工程不是单一地就文化抓文化,而是把文化、教育、科学普及等与满足农民求知、求富、求乐的要求和发展农村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就不仅能使文化更好地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而且能够使文化更好地与之同步协调发展。 二、文化扶贫工程,有助于实现我国农业生产方向的调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提出了把农业发展的方向尽快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大农业,加强林业发展,加快渔业技术改造,开拓农村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三、文化扶贫工程,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时代的
【网络解释】
文化扶贫是指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以帮助,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素质,尽快摆脱贫困。传统的扶贫主要是从经济物质上进行辅助,而贫困地区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既要从经济上加强扶持,更需要加强智力开发。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我国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于1993年12月成立文化扶贫委员会。
扶贫贫困文化大扶贫扶贫线贫化文化贫血症扶贫标准电商扶贫扶贫创客健康扶贫扶危济贫扶贫旅游消费扶贫扶贫帮困科技扶贫精准扶贫开发扶贫扶贫书记金融扶贫扶贫工作旅游扶贫教育扶贫扶贫工程康复扶贫中国扶贫扶贫济困扶弱济贫扶贫队长社会扶贫扶贫在线扶贫路上扶贫贷款厕所扶贫光伏扶贫贫困文化理论贫困化贫化铀开发式扶贫贫化率扶贫基金会新疆扶贫办扶贫助残部扶贫开发区爱在扶贫路国家扶贫日教育扶贫工程扶贫开发资金康复扶贫贷款农村扶贫开发中国扶贫基金扶扶扶正化瘀贫富分化贫营养化矿石贫化文化文化进化文化优化文化散文绳文文化文化论文扶扶正化瘀片矿石贫化率盐文化莒文化伪文化藏文化吉文化轻文化井文化文化权文化学黑文化文化巷文化鞋囧文化新文化夏文化萌文化文化圈鞋文化狼文化香文化茶文化文化区文化史次文化睡文化文化丛文化街聋文化禅文化烎文化文化砖文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