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泉寺
【词语拼音】yán quán sì
【词语繁体】巖泉寺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词语解释】
岩泉寺位于云南省宜良县,倚靠伏狮山,因岩中涌泉而得名,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期间多次被毁,数次修复扩建,特别是文革中损毁殆尽。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重建,1995年12月,宜良县政府批准其为宗教活动场所并对外开放;1999年,昆明世博会和云南省旅游局将其定为旅游定点接待单位。2008年12月,岩泉寺晋升为AAA级景区。2012年初,因天价承包费、强制又可刷卡烧香等事件引发社会对寺庙商业开发的进一步关注。 岩泉寺 - 地理位置 岩泉寺位于云南省宜良县城西一公里岩泉山(一名伏狮山),距昆明55公里。宜良县城金星村,伏狮山因山状若卧狮得名,五峰壁立,岩峭千仞。岩下清泉昼夜淙淙,水质佳、流量大。水秀山俊,修竹茂林,清幽雅静。因山水故,又名岩泉山。 岩泉寺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5400m2,其中殿堂面积3400m2,附属房屋面积2000m2。岩泉寺最高海拔1620米,位置在山腰放眼亭。 岩泉寺有滇中八景之誉,以岩涌清泉、山明水秀、环境清幽而远近闻名;历代名人题咏甚多,悬岩刻石,古迹甚丰,价值极高,是宜良旅游观光的圣地。 岩泉寺 - 修缮历史 岩泉寺始建于元代,为云南著名高僧盘龙祖师开山(约1341年)。据记载:祖师云游到此,结草为庵,弘扬佛法。祖师去后,徒众因在此建祖师殿,世代供奉,并发展成为佛道合一的名山胜境。 元至正初(约1341年)名僧盘龙祖师至,结茅为庵,弘扬佛释。缘满而去,徒众建祖师殿供奉,代代如是。后有道士发现此处是“风水宝地”,跻身其间。岩泉古刹遂成释道偕居、寺观并处之所。 明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即沐府人朱福海再修,万历间僧人兴宽重修。得称“岩泉漱玉”,为宜良八景之一。 清初,在龙泉南侧建藏真阁,纪念岩泉有德道人尹澈清真人,故又名"尹真阁"。阁内环立石碑,刻士大夫赠记于其上。[1] 康熙二十六年(1689年),邑令高士朗(字玉山)偕邀邑中文化人士,捐资经营岩泉山水,建阁修亭,筑半月池等,赋以文化品格,使之成为代表宜良文化人格的人文山水。邑诗人徐松撰文《高玉山修建岩泉亭阁记》志其事。 道光11年(1831年),知县吴均与粮宪永慧游岩泉,见泉侧之亭无名,为题曰"宜亭",撰文《岩泉寺宜亭记》志之。以上二文均载于《宜良县志·文艺志》。 咸同兵燹,殿阁损
殷岩泉岩泉镇龙泉岩岩溶泉云岩寺三岩寺禅岩寺飞泉寺天泉寺双泉寺泷泉寺白泉寺佛泉寺酎泉寺温泉寺碧岩寺高岩寺佛岩寺慧岩寺岩北寺华岩寺虎岩寺万泉寺松泉寺浒泉寺药泉寺神泉寺台泉寺泉湖寺涌泉寺北泉寺白岩寺东岩寺灵岩寺岩心寺月岩寺中岩寺五泉砾岩泉胶岩石龙泉岩乡山岩泉水岩藏温泉栖岩寺塔云岩寺塔南岩古寺游灵泉寺古灵泉寺慧泉禅寺灵泉禅寺西灵岩寺灵岩山寺宝岩禅寺鲁普岩寺甘露岩寺古雪岩寺红岩寺镇龙泉古寺黄泉寺村龙泉寺乡龙泉寺镇万泉寺村望泉寺村清泉古寺泉岳寺鸥圣泉禅寺金泉禅寺日光岩寺观音岩寺寿石岩寺瑞竹岩寺龙岩古寺云顶岩寺翠岩禅寺白云岩寺普光岩寺岩溶多潮泉汕头龙泉岩龙泉关岩群红石泉岩画龙崎岩晃寺圣岩清真寺佳县云岩寺泉州开元寺独游玉泉寺万泉寺小区本溪温泉寺泉州承天寺泉州龙山寺决战华岩寺惠来龙岩寺岩关古寺图成都灵岩寺岩格清真寺岩寺皖南龙泉州广化寺泉州圣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