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律
【词语拼音】shí èr lǜ
【词语繁体】十二律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词语解释】
古乐的十二调。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吕氏春秋·古乐》:“次制十二筒,以之 阮隃 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鐘之宫,适合。”《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 黄帝 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胡三省 注:“三分其一而损益之,上生下生而十二律备矣。”参阅《汉书·律历志上》。
【详细解释】
(一)、古乐的十二调。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
《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吕氏春秋·古乐》:“次制十二筒,以之 阮隃 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鐘之宫,适合。”《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 黄帝 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 胡三省 注:“三分其一而损益之,上生下生而十二律备矣。”参阅《汉书·律历志上》。
【网络解释】
古乐的十二调。古代汉族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十二月律十二律吕五音十二律十二平均律十二恶律仪十二十定律二项律权律二二联律十五二十二十二品二十二史二十二酸二十二号二十二愚二十二根十七禁律三十定律十二时十二月十二官十二旒十二虫十二码十二象十二脉十二少十二从十二禁十二多二十空十二卿十二红十二癥十二楼十二物十二次十二卫十二分二七十二十智十二宫十二辰十二词十二峰十二牧十二日十二渡十二点十二章十二刺十二衣十二节十二神十二子十二入二十四十二哲《十二度》十二岭十二形十二篮二十问二十酸十二脏十二客十二女十二类十二支十二戟十二枝十二处十二属十二卷十二调十二原十二圣十二衢七十二十二肖十二优二十难十二醇十二五十二天十二度十二湖十二个十二钟十二门十二街十二师十二公十二琉十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