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词语拼音】dào dé jīng
【词语繁体】道德經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词语解释】
(一)、书名,即《老子》,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
(二)、指《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关 令 尹喜 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 老子 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 汉 河上公 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但1973年 长沙 马王堆 三号 汉 墓出土的《老子》抄写本,《德经》在《道经》之前。道教奉为主要经典之一。《北齐书·杜弼传》:“自在军旅,带经从役,注 老子 《道德经》二卷。”《新唐书·选举志上》:“ 玄宗 开元 五年……注 老子 《道德经》成,谓天下家藏其书,贡举人减《尚书》、《论语》策,而加试《老子》。”
(三)、《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
(四)、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五)、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六)、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七)、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八)、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九)、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十)、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十一)、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十二)、第九章 持而盈之
《德道经》道德经幢道德真经道德新经道德经解道德经序道德经碑道德经注经营道德道德经济经济道德道德经全集道德经典藏解读道德经道德经演义道德经心解道德真经注小楷道德经道德经全解道德经译注道德经通解道德经注释道德经讲解道德经圣解理解道德经道德经全评道德经诵读白话道德经道德经解读解密道德经韵诵道德经意解道德经医说道德经道德经帛书道德经讲义道德经心声道德经济学道德经智慧解析道德经道德经讨论禅解道德经异世道德经道德经精义古书道德经御注道德经我读道德经道德经玉籍道德经新说道德经随想德道经诵读道德经归来图解道德经德经《道经》道经道德经的奥秘松雪书道德经德道道德星道经海道经道经厂道德观无德道道德帝石道德道德法道德村道德院道德人道德币性道德道德篇道德赋德高道次道德不道德道德腊《道德论》冯道德德辅道道德论道德美道德感道德婊干德道立德道德意经典德国经济塔木德经道德街街道离经畔道经邦论道经济报道传经布道经纬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