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垂髫的详细解释,垂髫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垂髫

【词语拼音】chuí tiáo

【词语繁体】垂髫

【词语结构】AB式词语

【词语字数】两字词语

【词语解释】
古时童子头发下垂,不加扎束,所以称幼童或童年为垂髫。髫(tiáo):小儿下垂的头发。

【详细解释】

(一)、亦作“ 垂齠 ”。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

《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垂齠执简,累勤取官。”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黄髮垂髫,并怡然自乐。” 清 戴名世 《姚符御诗序》:“ 符御 与余垂髫相识,稍长,各游学四方。” 郁达夫 《青岛杂事诗》之六:“握手凄然伤老大,垂髫我尚记当年。”

【网络解释】

垂髫,古时汉族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英语翻译】

(fig.) child; falling hair of a child